檢討北市水價太低 柯批轉移焦點

民進黨立委指出臺北水價較便宜,但北市柯文哲端數字狠打臉,還怒嗆經濟部應檢討水價,不要轉移焦點。圖爲柯24日出席「明倫設計新創基地D.Lab」開幕。(王英豪攝)

臺水情吃緊,有民進黨立委指出臺北水價較爲便宜,經濟部稱會就此分析,臺北市長柯文哲昨端數字狠打臉,稱臺北的水價大用戶的「平均水價」已漲逾2倍,並不像立委所說的比較便宜,還怒嗆經濟部應檢討水價,不要轉移焦點。

日前立委何欣純表示,以一般家庭用水度數來說,寸土寸金的臺北市水費竟比其他縣市更便宜;立委鄭運鵬也指,北市居民收入較高,但卻付出便宜水價,是顛倒臺灣貧富分配,對此,經濟部承諾將提出分析。

柯文哲表示,他擔任市長後發現臺北水價近20年未調漲,低廉水價背後是由政府補貼,非常合理,因此於2016年提出合理調整水價計劃,依「一般用戶與省水戶不調」、「用水大戶應付更多水費」精神

柯文哲說,目前北市的做法是,一般家庭每月用水在20度以下的維持每度5元,不調整約佔6成;超過後逐步往上調漲,最高級距是每月超過1000度的大用水戶,從原先的每度7.6元調漲到20元,每度漲了近3倍。

經調整後,去年平均北水售水單價約11.11元、臺水售水單價約10.96元,北水大用戶平均水價在2015年時約爲6.85元,2020年約爲16元,柯直言,臺北的水價不但不像立委所說的比較便宜,大用戶的「平均水價」,已漲了超過2倍。

柯文哲還說,以價制量效果是,大用戶用水量從7654萬噸降到6893萬噸,減少將近1成,也讓臺北市更有經費投入管線修漏汰換、設備整備擴充以及水源保育節約用水工作,一年才能省下半座翡翠水庫

柯文哲強調,「水價」一直都是政治問題,太便宜的水價,只是債留子孫、坐視資源浪費,請經濟部就事論事,檢討水價而不是轉移焦點,並要全面檢討如何節水、防漏,讓水資源的使用更有效率,才能真正擺脫缺水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