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秀枝》類出國 桃園神社彷佛置身日本

簡秀枝》類出國!桃園神社彷佛置身日本。圖/簡秀枝提供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忘情不了海外探訪建築知性旅遊,身兼馬勒恊會會長邵柏勳建築師,帶領建築愛好客,來一場「類出國」的國內建築行腳,讓大夥兒重溫舊愛,有如置身在異國他鄉的某些名勝古城當中

1月7日一整天,寒流發威,又逢冬雨助興,大家撐着傘,在溼冷中,尋找先人空間美學。建築行腳,第一站選在前身是桃園神社的桃園市忠烈祠,像極了抵達日本京都古城。

這座建築興建於西元1938年的古蹟建築,前身爲臺灣日治時期建造的神社桃園神社,位於臺灣桃園市桃園區成功路三段200號,鄰近虎頭山公園,現爲桃園市忠烈祠,由桃園市政府孔廟忠烈祠聯合管理所維護管理,爲直轄市定古蹟。

日治時期,日本在臺灣各地建造了約200座神社,包括臺灣神社(現址圓山大飯店)、新竹神社、嘉義神社、臺南神社等。

昭和9年(1934年),日本開始在臺灣推行「一街莊一社」的政策,臺灣大多數的神社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包括桃園神社。

桃園神社系昭和10年(1935年)擇定現址開始建造,由春田直信設計,於昭和13年(1938年)6月10日落成,並舉行鎮座式

社格定爲縣社的桃園神社,除了奉祀開拓三神(大國魂命、大己貴命、少彥名命)、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外,也加祀掌管五榖豐收的豊受大神明治天皇

自從1950年改爲桃園縣忠烈祠後,於是在本殿內置放鄭成功、劉永福丘逢甲等等的遺像,並在朵殿設置反清、抗日烈士靈位

1972年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內政部發布〈清除臺灣日治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優越感之統治紀念遺蹟要點〉,指示「日本神社應即徹底清除」,全臺各地的大小神社在此法令之下大多被損毀,僅桃園神社被完整保留。

1985年桃園縣政府一度要將忠烈祠拆除重建,後經輿論學界的強烈反彈,改爲耗資新臺幣886萬元整修,於1987年完成。1994年2月15日被內政部指定爲國家三級古蹟。

2004年桃園縣政府文化局社務所整修之後,配合文建會地方文化館計劃規劃成立桃園縣忠烈祠文化館,2007年9月3日正式開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