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蓉城方誌課”,傳承一座城市的“獨家記憶”

國有史,地有志。觀地方誌,可知“一方的古今總覽”。而方誌流傳綿延千載,貴在史識,重在致用。

爲加強地方誌資源開發利用,充分發揮地方誌育人功能,成都方誌館聯合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組織開展“志成都·致成長”——首屆“蓉城方誌好課”展評活動。活動一經發布,便得到廣大教師積極響應與支持,大家紛紛踊躍報名參與。

近日,多名申報參與“蓉城方誌好課”的教師走進成都方誌(文獻)館,翻閱志書、查閱文獻,觸摸鮮活歷史、感受時代變遷,爲課程創作汲取靈感、查證史料。

“我提前在線上做過功課,通過‘方誌圖書館’‘成都方誌雲’等線上平臺索引查閱資料後,纔去到成都方誌館仔細翻閱自己需要的文獻書籍。”成都市龍泉驛區上東學校語文教師姜鳳琴說,地方誌數字資源檢索以及志鑑線上閱讀提供了高效便捷服務,使方誌館線下查閱更具針對性。

和姜鳳琴一同走進成都方誌館尋找創作靈感的還有來自成都七中英才學校的王靈豔老師。作爲一名中學歷史教師,王靈豔認爲此次“蓉城方誌好課”展評活動對促進地方文化傳承和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整合地方史資源,豐富歷史教學內容,讓孩子們以獨特的視角感受成都的歷史變遷和文明延續,形成對地方傳統文化更全面系統的認識,從而增強他們對這座城市的認同感和自豪感。”王靈豔說。

在成都方誌館,王靈豔借閱了《成都通覽》《成都文類》等7本文獻書籍,給自己提供了一個非常專業、實用的備課資源庫。實地探訪方誌館後,王靈豔也對未來的教學有了一些新思考,“如果以後條件允許,我們學校歷史教研組想依託成都方誌館的平臺和資源,開發一門有關方誌成都的校本課程,或者可以開展歷史學科項目式學習活動。”

2500多年來,成都“城名未改、城址未變、中心未移”,這裡既是巴蜀文明發祥地,也是“中國方誌之源”。

成都方誌館是收藏研究、開發利用地方誌資源,宣傳展示地情的公共文化服務場所,是四川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基地、成都市幹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成都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都市社會科學普及基地和成都市紅領巾方誌學院所在地,現有展館面積2100平方米,包括成都方誌(文獻)館、成都方誌文化常設展覽和成都歷史廉潔專題展,擁有各類志書、年鑑、舊志、地情讀物等各類藏書近10萬冊。

爲建強方誌文化陣地,全市共建成綜合方誌館8個,設立成都方誌館分館11個,設立成都微方誌館130個,覆蓋全市23個區(市)縣,方誌館集羣體系初步形成。近年來,各級方誌館切實履行地方誌“爲黨立言、爲國存史、爲民修志”的使命責任,始終堅持“存史、育人、資政”使命任務,多措並舉,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以多種形式滿足人民羣衆精神文化需求,方誌文化惠民服務初見成效。

據悉,市地方誌辦陸續舉辦了方誌文化大講堂、“志成都·知未來”方誌進高校、尋找“蓉城紅領巾小史官”等活動,以優秀史志文化引導廣大青年持續增強文化自信。並全力推動全市各類學校志鑑編修,全面客觀真實記述成都教育事業取得的輝煌成績,爲後世留下堪存堪鑑的精品良志。

“蓉城方誌好課”展評活動將以“1+1+1+1”的形式展開,即“開展一屆方誌傳習課展評、創建一個方誌文化資源庫、涌現一批方誌課程講師、打造一個方誌文化品牌”。

目前,課程徵集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將一直持續到9月30日,大家關心的成都歷史沿革、風俗物產、山川名勝、文化藝術、科學技術、教育醫療、知名人物,都將主題化、課程式呈現。活動最終將打造一個成都方誌課程資源庫,優秀課程均入庫展播,爲學校學生提供瞭解在地文化、城市特質的共享學習平臺。

賡續文脈,鑑往開來。總覽一方古今,讀懂成都故事,“蓉城方誌好課”值得您的期待!

文丨李黎排版丨阿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