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挺教父!張忠謀爆沒有「他」 就沒有臺積電

臺積歷史就是臺灣晶片工業發展史。(資料照)

臺積電草創之初缺乏資金,還好時任政務委員李國鼎幫忙奔走解決。(資料照)

半導體教父、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日前在一場演講中,回憶臺積電30多年前草創之初的點滴,並提到,「若沒有『臺灣科技教父』李國鼎,就沒有臺積電」,當年創立階段缺乏資金,李國鼎「逼着」欠他人情企業家投資,才順利催生出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公司

80年代,李國鼎是負責科技政策的政務委員,推動工研院、新竹科學園區資策會等,也因此贏得「臺灣科技教父」的封號

「早在1982年,李國鼎就到美國邀請時任德州儀器副總裁的張忠謀到臺灣工作,但因臺灣政府給他的待遇,無法彌補離開德儀的巨大股票損失,只好婉拒。」

天下雜誌報導,3年後,張忠謀早已離開德儀。時任工研院董事長徐賢修,數次去美國拜訪張忠謀,終於說服並邀請他回臺擔任工研院院長

張忠謀原本以爲來臺灣就是接工研院院長,結果李國鼎找他商談,說政府想以合資方式,建立一個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請他主持。

報導指出,臺積電草創時期,資金缺乏,李國鼎拜會欠他人情的臺灣企業家,包括王永慶臺南幫大老吳修齊等,逼着他們投資臺積電。後來,臺積電要開始設廠,大股東飛利浦想插手,還好李國鼎親自打電話給飛利浦董事長說明,才讓臺積自己蓋廠,並跨出自主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