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了“智商稅”的人都後悔了!增程車不完美,真相揭露!

如果說純電汽車奠定了新能源發展的基礎,那麼增程發展,無疑是將電車推向了高峰。

因此有了理想、問界的輝煌,直接開始侵蝕燃油豪車的市場;有了零跑的起死回生,助長了增程神教的威名。

同時,也告訴了很多車企,銷量不行上增程就好了。

然而,即便增程如此優秀,依舊有很多車主表示,再也不買增程汽車了。

他們覺得自己交了”智商稅“,使用了一段時間才明白了,問題太多了——這不是誤導,是教訓。

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他們認爲續航太焦慮了。

這話可能聽着很稀奇,因爲增程汽車誕生,不就是爲了解決續航焦慮問題嗎?

然而,現實很殘酷,增程混動汽車不僅沒有解決續航焦慮,反而放大了這個問題。

說白了就是,「可油可電」只是理想中的情況,真正的現實是:一旦習慣了用電,就回不去加油了。

畢竟,加滿一箱油的錢,至少可以充數十次電了,這麼巨大的差異,根本讓人難以忽視。

有這種定力,還買啥增程汽車,早就發財了,坐騎換成法拉利、勞斯萊斯它不像嗎?

關鍵的問題是,原本以爲純電汽車已經夠虛了,沒想到增程比它還脆弱,脆弱到令人感到離譜。

按照對外公佈的能耗,就能反映這個問題:譬如同樣是中大型汽車的小鵬g9,平均能耗才15.2kwh,而理想l7,平均能耗高達22.8kwh——差不多相差1.5倍,簡直就是離譜。

耗電且不談,增程汽車的電池本來就小,這造成的問題則是,基本跑個100來公里,就要充電了。

別認爲自己可以把純電續航跑完了,然後再開始燒油,這麼想就大錯特錯。

爲了保障汽車動力的穩定性,增程汽車電池電量一旦低於20%,就會強制保電,介入發動機。

在這樣的情況下,城市出行可以說是每天的日常了,怎麼能不焦慮呢?

其次,他們覺得充電效率還很離譜。

理論上來看,應該是純電汽車100度的電池,1個小時充滿,我增程40度的電池,20分鐘搞定——這才符合真實的預期。

然而,現實它不讓套路來。

真實的情況是,增程汽車電池比純電小,充電速度還很慢,且不只慢一點點。

很多時候,往往是純電汽車的大電池,已經充完走人了,自己還在充電樁苦苦掙扎。

原因何在?仔細瞭解過才發現”雙重優勢“只是謊言。

實際情況是,既比不上純電汽車,也趕不上燃油車,就是個“四不像”。

說白了就是,主流純電汽車的的充電功率已經來到300kw了,增程汽車還在80-90徘徊。

就這個巨大的差異,充電速度怎麼能快起來呢?

別認爲隨着技術的提升,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除非不要增程器了,否則增程汽車的內部空間,根本容不下更大的電池,和更復雜的電氣架構了。

就算夢想照入現實現實,想要同時滿足燃油和純電的“雙重優勢”,那成本也是逆天了。

還不如直接買純電,畢竟,現在1000公里續航的純電汽車,已經到33萬這個區間了。

明年估計二十多萬就能入手一輛,就這個公里數,還要增程幹嘛?

最後,就是沒有預期的省錢。

原本是衝着經常跑長途去的,但發現長途似乎也不給力。

因爲相比燃油車直接驅動而言,增程汽車還有一個燃油轉化爲電能,直驅電機的過程,這就多了一次能量損耗。

所以,對比燃油車來說,百公里油耗,往往還要高出1-2升的樣子。

此外,從長遠的情況來看,可靠性還一般。

美國的《消費者者報告》就揭露了這個問題,他們發現,插電混動汽車的故障率,是傳統燃油車的1.46倍。

這一數據雖未單獨指出增程式電動車,但考慮兩者的類型性,不得不令人擔憂。

畢竟,某些現實案例已經開始浮現:

在今年的315問題汽車展上,一位增程車主就現身說法,他的汽車使用5-6年後,問題重重。

僅一年內,就維修了100多次,簡直就是離譜。

按照這個情況發展下,修車的錢就遠遠超過燒油的錢了。

總而言之就是,雖然電池技術的進步,讓古老的增程技術重煥生機。

但從現實的考量來看,這個技術是否穩定、可靠,還有待商榷。

此外,考慮到今年的純電汽車已經突破1000公里的續航了,在這樣的背景下,也許選擇純電新能源,會是一個更靠譜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