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依託綜合立體交通網 構建通村達鄉的郵政快遞網

人民網北京6月12日電 (記者喬雪峰)2019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到2035年,我國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旅客聯程運輸便捷順暢,貨物多式聯運高效經濟。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又印發了《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指出到2035年,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70萬公里左右(不含國際陸路通道境外段、空中及海上航路郵路里程)。其中鐵路20萬公里左右,公路46萬公里左右,高等級航道2.5萬公里左右;港口63個,民用運輸機場400個左右,郵政快遞樞紐80個左右。

6月11日,交通運輸部加快建設交通強國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黨委副書記陳勝營在第四屆中國(杭州)國際快遞業大會上表示,建設交通強國,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要求,是順應世界交通發展大勢的客觀需要,是推動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

陳勝營表示,遵循國家戰略導向,尊重市場發展規律,立足國內國際郵快件流量流向需求,在明確郵政快遞網樞紐節點的基礎上,依託綜合立體交通基礎設施搭建國內國際郵政快遞運輸郵路,進而構築立足國內、服務全球的郵政快遞網絡

第一,重點打造3個層級共80個左右國家郵政快遞樞紐。包括北京天津雄安、上海南京杭州、武漢(鄂州)鄭州長沙、廣州深圳、成都重慶西安5個全球性郵政快遞樞紐集羣瀋陽、大連、哈爾濱無錫寧波舟山)、嘉興金華義烏)、合肥福州廈門青島南寧海口昆明烏魯木齊等20個左右區域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和45個左右全國性郵政快遞樞紐。

第二,建設通達廣泛互聯高效的國內國際運輸郵路。依託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等交通運輸方式,做強公路郵路、做大鐵路郵路、做精航空郵路、做實水運郵路,暢通國內國際郵路運輸通道。分階段佈局推進,既發展重要流量通道,又兼顧國家戰略孕育的新通道。

第三,構建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郵政快遞網。依託樞紐節點和郵路所搭起的骨架網絡,構建通鄉達村的國內網絡,打造覆蓋五洲聯通全球、互利共贏、協同高效的國際網絡。

陳勝營從五個方面對推進交通與郵政快遞融合發展進行了闡述,他表示,推動在鐵路、機場、城市軌道等交通場站建設郵政快遞專用處理場所、運輸通道、裝卸設施。重要交通樞紐實現郵件快件集中安檢、集中上機(車),發展航空、鐵路、水運快遞專用運載設施設備。推動不同運輸方式之間郵件快件裝卸標準、跟蹤數據等有效銜接,實現信息共享。發展航空快遞、高鐵快遞,推動郵件快件多式聯運,實現跨領域、跨區域和跨運輸方式順暢銜接,推進全程運輸透明化。推進鄉村郵政快遞網點、綜合服務站汽車站等設施資源整合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