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試中心不再承辦劍橋英語考試,將帶來哪些變數?
“經教育部考試中心與英國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友好協商,從即日起考試中心不再承辦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MSE),相關後續安排請關注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微信公衆號:劍橋英語官方平臺。”3月31日,這則簡短的消息一經中國教育考試網發佈,便在網上引發大量關注。
從網友評論中可以看出,有人叫好,也有人不明所以,求“課代表”解讀這一變化會帶來何種影響。
對此,中國教育在線總編陳志文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指出,教育部考試中心的這一決策可能會給當前的中小學生英語考級熱降溫。“但能降到什麼程度,最根本的還是取決於相關學校是否不再認這個證書,這有個過程。”陳志文說,這一考試在承辦方易主後,如果不能確保公平公正,最終可能會降溫甚至謝幕。
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考試的中國“發家史”
劍橋通用英語五級證書考試(MSE)是劍橋最早開發的英語考試體系。MSE系列考試按照難度由低到高分爲五個等級,即KET、PET、FCE、CAE、CPE。KET和PET爲低中級考試,對應通用英語的“入門”和“基本達標”水平。
在國內,近年來備受追捧的即其中的KET和PET考試。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MSE系列考試已有100多年曆史,從其1993年進入中國至今也已有近30年曆史。但它在中國火起來,卻是近五年的事。
陳志文說,MSE系列考試是雅思考試的鼻祖,其內容、題型、結構與雅思考試相同。雅思考試由於更有難度且專門作爲高等教育入學和移民的水平參考,所以備受關注;而MSE系列考試雖然專業性備受專業領域人士青睞,但因其與升學考試無關,前些年並不受關注,曾經甚至需要考試承辦機構去吸引人來報考。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出國留學服務分會秘書長印凱告訴澎湃新聞,中小學生出國學習不需要英語等級考試證明,因此近年來的MSE系列考試熱與中國中小學生出國學習低齡化趨勢無關。
“直到2016年,我國全年報考MSE系列考試考生也不足2萬人。”陳志文說,但2017年起,以PET爲核心的MSE考試突然爆紅,2018年報考人數達到十餘萬人,此後報考人數也一路看漲。與之同時,該項考試考位變得一位難求,成了中國最難報名的考試。
爲何MSE系列考試會在進入中國20多年後突然躥紅?
對此,早在2019年8月,陳志文就曾撰文指出,伴隨一系列擇校治理措施推出,尤其是小升初階段各類競賽評測陸續被叫停,特別是數學競賽全面被禁止,一時間沒有了可以衡量學生的“硬尺子”。但擇校的需求仍然是旺盛的,一些學校還是希望看到能體現孩子特質的“尺子”,家長也希望有能展示孩子優秀的“硬尺子”。於是,MSE系列考試被發現挖掘了出來。
多項盃賽被叫停後,KET/PET成爲擇校新標尺
儘管教育部門曾多次要求“各類考級和奧數競賽不作爲升學依據”,但各類盃賽仍層出不窮,2017年前後盃賽與升學掛鉤的現象已非常突出,並受到官方新一輪關注。
澎湃新聞曾報道,2017年2月,上海奧數“四大杯賽”中的三大杯賽或取消或改名。上海市教委明確,上海市所有社會培訓機構都禁止舉辦競賽。不管公辦學校還是民辦學校,都不得將競賽獲獎的證書作爲招生依據。同年12月,上海兩大奧數杯賽“走美杯”和“迎春杯”正式宣佈停辦。
2018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課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嚴禁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等級考試及競賽。
同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小學生校內減負、校外增負問題受到關注,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明確表示,要割斷各類考試、考評、競賽成績和招生的聯繫。
同年3月底,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上海、成都等地教育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海叫停了“亞太杯”“走美杯”“3E英語測試”等大小杯賽,成都叫停了藉助成都高校場地舉辦的“華賽”“奧賽”“全國中小學英語學習成績測試”(NEAT)等違規賽事,學而思、新東方等培訓機構主動終止原計劃在成都舉辦的違規賽事。
同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任何競賽獎項均不作爲基礎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加分依據,將嚴肅查處違規競賽,嚴格管理中小學校組織參賽行爲。
陳志文指出,正是在各類盃賽被重拳整治的背景下,MSE系列考試被髮掘出來,PET成爲少數學校、尤其是民辦校在小升初中看重的“尺子”。
在採訪中,一些家長告訴澎湃新聞,近幾年MSE系列考試已被很多家長視爲小升初擇校的“敲門磚”“硬通貨”。
“通過PET或FCE考試,可以證明孩子的英語水平已經超過初中或高中學齡段水平,能增加孩子被重點學校優先錄取的機會。”此前,有北京家長告訴澎湃新聞,北京、上海等地的一些家長給孩子做的規劃是小學二年級之前考過KET,四年級考過PET,小升初時考過FCE。
對此,陳志文指出,“其實看重這一考試成績的學校並不多,但在部分PET培訓機構的放大宣傳下,PET考試的社會效應放大,致使PET考試短時間內迅速躥紅。同時,一些機構不斷加強焦慮營銷,導致PET考試一位難求。”
如何看待教育部考試中心退出?
今年3月23日,央視財經曝光了KET/PET考試相關問題:今年考試即將拉開帷幕,各類培訓機構卻紛紛宣稱可以高價鎖定考位,原先只要500元的報名費,現在要花上4000元左右,溢價了七八倍。
隨後的3月31日,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有記者問:近期一些改頭換面的“奧賽”在有些地方捲土重來,家長們蜂擁爲孩子報名,剛實施一年的小升初全面搖號政策是否有所鬆動?
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回應稱,去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面實行了“公民同招”政策,取得了很好效果。這項制度要堅定不移地執行下去,不會有任何改變。嚴禁中小學招生入學與任何形式的社會競賽掛鉤。
同日,教育部考試中心宣佈即日起考試中心不再承辦MSE系列考試。“劍橋英語官方平臺”微信公衆號發佈通知稱,將採取新的服務模式爲考生提供服務,並將陸續發佈關於考試的具體安排。
陳志文指出,“教育部考試中心當初參與MSE系列考試,實際是對這一考試的認可,但由於大衆功利化的追求扭曲了這一考試,教育部考試中心不得不退出。”
中國教育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教育部考試中心屬於中國政府機構,而MSE考試的主辦方是英國民間機構,隨着該項考試不斷升溫並出現種種問題,兩者在合作上會有很多難以有效對接的地方。因此,教育部考試中心中斷這種合作很正常。
教育部考試中心退出將帶來哪些影響?
教育部考試中心不再承辦MSE考試意味着什麼?這一變化將帶來哪些影響?能否給當前的中小學生英語考級熱、擇校熱降溫?
儲朝暉認爲,教育部考試中心的退出未必能使中小學生英語考級熱降溫,原因在於“熱”的源頭仍在——一些學校在招生中可能仍會將這一考試成績作爲參考項。
他認爲,中國未來可能需要有第三方專業的評價機構產生,來與類似英國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這樣的機構合作。
“但中國過去缺少基礎和專業性足夠的機構來進行這項對接,如果考試主辦方在中國境內找不到合適的合作機構,可能會導致一些父母送孩子去國外參加考試。”儲朝暉分析。
印凱也認爲,教育部考試中心退出後,MSE考試會去尋找新的合作機構,自己設考點。如果其大量設置考點,該項考試費用或許會降下來。
但陳志文分析,教育部考試中心退出後,MSE考試含金量會受到影響,KET/PET考試應該會降溫;能降溫到什麼程度,則取決於相關學校是否能不再認這一考試的證書,這中間有一個過程。
“教育部考試中心管理嚴格,保證了該項考試的公平公正。教育部考試中心退出後,這一考試如果不能確保公平公正,最終可能會降溫甚至謝幕。”陳志文以託福和託業考試爲例指出,相較於託福,託業考試一直沒火起來的原因就在於國內合作機構的權威性不夠。
此外,陳志文認爲,MSE考試熱的背後說明了兩點問題:中小學升學擇校仍有縫隙,並非絕對的“公民同招”“就近入學”;家長盲從具有普遍性。
對此,印凱認爲,從根源上,要杜絕中小學拿MSE考試成績作爲招生中的衡量標準。
在儲朝暉看來,要從根本上解決擇校熱問題,需要深化教育評價改革。
陳志文則指出,儘管當前教育領域在進行一系列的教育評價改革,但社會評價並沒有改變,如一些地區的人才引進、落戶等政策看重學歷,本質上還是在基於高考成績進行人才評價。
“另外,中國人特別重視教育是客觀現實,大衆追求優質教育是客觀需求。”陳志文說,“推出就近入學政策、沒有升學考試壓力後,表面上看是沒有‘尺子’了,實則演化出了多把‘尺子’——學校會去尋找新的衡量標準來招優秀學生,家長會通過讓孩子去考各種證來增加籌碼。”
面對難以遏制的擇校需求,以及紛繁複雜的競賽與各種考試證書,陳志文甚至大膽設想:爲了避免“按下葫蘆浮起瓢”,能否妥協一下,比如在不影響就近入學原則的情況下,設置公開的小學生學業水平評測,讓形形色色的競賽與證書、輔導失去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