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找民視上假新聞課程學者批怪 次長:標案的回饋 

教育媒體教育訓練規劃。(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許展溢臺北報導

教育部8日將以如何辨別、因應新聞」爲主題幫部同仁上課,該案由民視得標執行,學者質疑找來一間政治立場鮮明的媒體真的適當?教育部對此迴應,這只是今年初媒體招標案中的一項回饋,主要目的只是提升同仁識能。

教育部次長立德向《ETtoday新聞雲》記者指出,每年年初教育部的政策包括反毒、12年國教課綱等,都會對外開放媒體進行招標,屬開口合約,希望透過媒體宣導民衆更知道正確訊息,今年是民視和凱擘2家得標,依照規定得標公司年底前都要回饋給教育部一堂課,提升同仁新聞媒體相關的識能,因最近假新聞頻傳,今年課程才以這爲主題。

根據政府電子採購網資訊,此標案有八大電視凱絡媒體服務、民視文化投標,今年5月17日公告決標,由凱絡、民視得標,總決標金額2491萬元。

▲教育部找民視幫同仁上假新聞課程遭質疑適當與否。(圖/記者崔至雲攝)

教育部8日這堂課有「何謂假新聞?又該如何辨別?」和「假新聞效應,政府機關如何因應?」2大主題,民視找來的講師爲文化大學新聞學副教授伯仲和民視採訪中心生活組主任蔡明哲。教育部同仁表示,課程中還特別註明4小時課堂中間將有茶點及授課老師準備授課回饋的獎品禮物

莊伯仲說明現在大衆常說的假新聞應稱爲「不實消息」,真正的假新聞是媒體已刊登但內容錯誤,這次受邀主講主要是要幫教育部同仁釐清什麼是假新聞,和事件發生時該如何澄清,如之前居禮夫人課綱事件只是一個委員會議上拋出的想法,卻被炒成一個錯誤的訊息。

世新大學教授陳才認爲要幫同仁提升這方面的識能沒有不對,但該思考的是教育部委託了政治立場鮮明的民視執行此課程很奇怪也詭異,難免受人質疑,因爲教育部不是政府、總統的教育部,且「假新聞」已含有太多政治意涵,被政客當成攻擊對手的武器,尤其大選前不適合不停的講假新聞,假新聞也不該常常由執政黨口中說出。

莊伯仲說新聞管道太多,身爲教育部同仁應知道如何辨認,並傳遞正確消息給民衆,只要內容言之有物,對同仁有幫助,透過合法招標,民視執行此案幫教育部同仁上課並無不妥。

姚立德強調從頭到尾都只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由於全球媒體的環境10年來有很大的改變,加上錯誤訊息及發佈管道真的太多,同仁有必要了解這方面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