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推動經濟穩中向好 宏觀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原標題:解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推動經濟穩中向好 宏觀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 《經濟參考報》12月14日刊發文章《解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一)|推動經濟穩中向好 宏觀政策同向發力形成合力》。文章稱,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2024年經濟工作,並部署多項重點工作任務。會議要求,“明年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要強化宏觀政策逆週期和跨週期調節,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會議還特別指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

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的業內人士表示,從強調“穩”,到更強調“進”和“立”,會議傳遞出更爲積極的政策信號。展望明年,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其他政策將取向更爲一致,並進一步協調配合,形成推動經濟回升向好的合力。

會議中“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提法引發廣泛關注。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12月13日在“2023—2024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穩中求進,是把穩作爲大局和基礎,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謹慎出臺收縮性抑制性舉措;以進促穩,要把進作爲方向和動力,在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上積極進取,鞏固穩中向好的基礎;先立後破,要統籌兼顧穩和進,該立的要積極主動地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地破,同時要穩紮穩打,把握好時度效,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

更爲積極的經濟工作總基調之下,會議在宏觀政策部署上也有新提法。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適度加力、提質增效,這與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加力提效”有所不同。對此,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適度加力”意味着財政政策會根據經濟運行情況,適時、適度加大政策擴張力度,鞏固經濟回穩向好基礎;“提質增效”則是從優化結構和加強管理着眼,進一步完善政策實施機制,切實提升政策效能和資金效益,這是財政政策的長期目標,旨在緩解地方財政壓力、確保財政運行可持續。

“要安排適度規模的赤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央預算內投資、中央轉移支付,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韓文秀說。他還表示,關鍵是要優化財政支出結構,把錢用在刀刃上,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和政策效果。

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精準有效。在業內人士看來,“精準有效”與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準有力”相比,雖然一字之差,但其內涵有重要改變。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研究員任濤認爲,“精準有效”意味着後續貨幣政策將更加註重調控的質效,側重於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更好地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作用,更加強調貨幣政策的精準度與有效性。

與此同時,在貨幣供應量方面,本次會議針對貨幣政策還提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和“促進社會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社會融資規模、貨幣供應量要同經濟增長和價格水平預期目標相匹配,這突出了社會融資規模的重要性和關聯性,有利於更好地統籌實際經濟增長和物價水平的預期目標要求,更加符合宏觀調控的實際。”韓文秀指出,價格水平是宏觀經濟的溫度計,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要使物價保持在溫和適度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指出,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強化政策統籌,確保同向發力、形成合力。

“宏觀政策取向保持一致對於我國經濟發展十分重要。”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市場預期不僅受到貨幣政策、財政政策等宏觀政策的影響,也受到行業政策的影響。如果相關政策不能保持一致,則可能會導致宏觀政策失效,讓經營主體的信心不足和支出意願下降,無法形成擴張效果。

國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趙偉表示,會議新增“加強政策工具創新和協調配合”“加強財政、貨幣、就業、產業、區域、科技、環保等政策協調配合”的表述,一方面,指向後續財政、貨幣政策或加強協調以及創新政策工具支持穩增長。另一方面,或指向多部門政策需“形成合力”,財政貨幣等宏觀調控政策將更注重與穩就業、科技創新等重點領域改革推進相配合。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羣也對記者表示,要把財政政策的適度加力和貨幣政策的精準有效緊密結合起來,更好地體現出一致性,實現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強強聯手。

“今年以來,貨幣供給量增長、社會融資總規模的同比增速都較高,但也有部分資金變成存款又流回銀行體系,究其原因是部分企業投資和擴大生產意願不足,是貨幣需求不足。在這方面,財政政策有進一步作爲的空間,即通過財政政策加力促進政府投資力度加大,通過增發國債等手段促進重點民生領域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投資增長,進而帶動企業訂單增加,生產回暖,相關就業增加,最終達到拉動內需全面回暖的目的。”他說。(記者張莫、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