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嚴30年 蘇巧慧憶:每次都擔心爸爸上街頭能否平安回家

民進黨立委蘇巧慧。(圖/資料照,記者周宸亙攝)

記者楊佳穎臺北報導

今天是解嚴30週年,民進黨立委蘇巧慧上午在臉書回憶,3歲那年臺灣爆發美麗事件,當時父親蘇貞昌好友林義雄姚嘉文被逮捕入獄的情況下,毅然決然站出來,成爲美麗島事件辯護律師,並走上從政道路,「那是個戒嚴時代,是個每次都必須擔心爸爸街頭能不能平安回家的時代」,在這樣的家庭成長,深刻感受當時威權政府的手,伸向人民生活的每個角落,嚴格壓制着每個力圖改變的希望。

蘇巧慧今日上午在臉書PO文憶兒時,並指出在1987年的今日,在日漸高漲、要求民主民意壓力下,國民黨政府宣佈解除戒嚴,解除國際上有史以來最長的戒嚴記錄,不過,解嚴只是民主化的開始,當時的總統還未能直選,國會也仍舊是萬年立委,甚至在刑法100條尚未廢除的情況下,任何主張臺獨的人民,都有機會鋃鐺入獄。

她進一步說,是這30年來,靠着許多民主前輩以及人民的努力,以及靠着反對黨的爭取,用文字行動,甚至是流血與犧牲,爲臺灣的民主披荊斬棘,「終使我們這一代,身體流動着民主的熱血鼻息間呼吸着自由的空氣。」

蘇巧慧說,時至今日,雖然民主自由已成每個臺灣人基本價值,但綜觀臺灣在國際上的處境,卻發現臺灣猶如承受着「國際戒嚴」,由仍舊不民主的中國,壓制臺灣在國際上的發展與發聲;臺灣的民主得來不易,大家堅毅的站在這塊島嶼上,更要邁開步伐,掙脫中國施加在臺灣身上枷鎖,「終有一天,如同這些不怕艱難,不畏打壓的民主鬥士,我們腰桿挺直,大聲說出臺灣的名,走出臺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