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癌如何“精準診療” 需構建行業“生態圈”

11月13日,在“攜手同行,精準論道”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峰會上,2020結直腸癌精準聯盟成立,打造中國結直腸癌的精準診療生態圈

今年9月,《中國中晚期結直腸患者診療現狀調查》發佈了中期結果,其中凸顯的兩大挑戰頗受關注:一是中晚期患者多,轉移患者多。二是基因檢測率低,精準治療率低。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教授張蘇展指出,“腫瘤診治強調‘精準治療’,而基因檢測爲轉移性結直腸癌的精準治療奠定了基礎。根據基因的突變狀態,可以幫助醫生制定最合適的治療及用藥方案,從而給結直腸癌患者帶來更多的生存獲益,規範化的基因檢測過程報告至關重要。”

“改善中國結直腸癌患者的預後還需要做更多,而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可以幫助醫生優化治療方案,使患者生命得以延長。”默克中國醫藥健康業務董事總經理羅傑仁(Rogier Janssens)表示,“到2025年改善4000萬中國患者的生命是我們的願景。希望多方合力推進結直腸癌診療一體化方案,構建結直腸癌精準診療生態圈,促進結直腸癌的精準治療和行業規範的制定。”

美納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李慶表示,“很高興參與到本次聯盟,以指導新一代測序(NGS)技術在結直腸癌診療中的規範應用。未來,我們期待共同深化合作,攜手推進腫瘤伴隨診斷技術的開發以及伴隨診斷精準醫療的行業標準化發展。”

“凝聚衆力,圍繞結直腸癌精準診療生態圈的建設,將進一步推進結直腸癌精準醫學發展。在未來,我們將以進一步提升結直腸癌領域的精準檢測能力、精準檢測的標準化和規範化,改善精準檢測的可及性,幫助患者獲得有效的精準治療。”默克中國醫藥健康腫瘤事業部負責人袁澤之說。

構建結直腸癌精準診療生態圈,離不開產、學、研、醫的跨界攜手。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萬德森表示,“隨着中國結直腸癌治療領域的發展,基因檢測技術的進步與普及,患者生存率已經得到很大提升,但與歐美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作爲臨牀醫生,我們希望能和藥企、診斷公司深入合作,建立診療一體化,協助臨牀醫生規範治療,惠及更多結直腸癌患者。”(記者 馬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