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仲/共軍爲何要打破兩岸中線默契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高級助理研究員。

3月31日中午11時,四架中共戰機福州義序機場起飛後,分成兩個雙機編隊朝我海峽中線前進;其中第一批兩架並未飛越中線,但第二批則在澎湖西南方空域穿越海峽中線。在鄰近空域的我方偵巡機喊話後,卻一反常態地未立即返回中線以西;直到我增援戰機抵達,這兩架中共戰機才返回中線以西。據媒體報導,這兩架中共戰機在海峽中線以東空域共飛行約十分鐘。

共軍行動經過周密計劃

自1999年兩岸軍方「中線默契」形成後的二十年間,雖也曾出現共軍軍機因爲天候或操作失誤等緣故飛越中線,但在被我方或共軍戰管告知後,均會馬上折返。而31日這次確實是中共有意爲之,且在事前經過相當的計劃作爲。這可從共軍軍機從當日上午起,就在海峽中線以西頻繁起降演訓,和共軍第一批兩架戰機在靠近中線前折返等舉動可見端倪。前者是爲了讓我軍空中預警機遠程雷達電訊發展室等單位,不會特別注意這四架從福州起飛的戰機;後者則是爲了讓我軍戰人員先入爲主地認爲第二批戰機也會和前批一樣在海峽中線前掉頭,以延緩我軍戰管與鄰近空域警戒機的反應速度

共軍挑戰兩岸軍事默契非首次

事實上,這並非共軍首次挑戰兩岸的「軍事默契」。在1999年以前,兩岸的「軍事默契」是共軍軍機活動範圍不超過福建沿岸往東延伸十五浬(約二十八公里)海面上空。此一「共機不出海,我機不進大陸」的默契是1958年八二三炮戰後逐漸形成的,即使是1996年到1997年的臺海飛彈危機,中共軍機雖開始跨越十五浬範圍,卻是在海峽南北開口處,未真正飛進臺灣海峽。

然而,當李登輝總統在1999年7月4日,發表「兩岸是特殊國與國關係」的談話後,中共高層認爲此種描述已違背「一箇中國」原則,是對北京紅線」的公然衝撞,必須做出強硬的表態,以迫使李前總統卻步並迫使華府出面善後。因此,共軍從七月中旬起,開始派遣少架次的戰機進入海峽中線西側巡航。而我軍則在美國的強力要求下,逼不得已同意將空中巡航範圍限縮到中線以東,「中線默契」從此逐漸成形

共軍爲何要打破默契

至於共軍爲何再度採取行動挑戰兩岸的「軍事默契」,主要原因也和1999年類似,即北京認爲若不強硬的表態,則所堅持的「紅線」將遭受嚴重的挑戰。

北京的擔憂,來自於第一,華府不僅在九個月內六度派遣軍艦通過臺灣海峽,還刻意將訊息公開;加上華府一連串提升與臺北政治、軍事交流的舉措,讓北京認爲華府不排除片面採取行動,改變「華府-北京-臺北」三方在互動上行之有年的默契;因此決定採取行動傳遞「若華府執意改變默契,則北京也有決心片面改變默契」的訊息,藉此提醒華府三思。第二,北京認爲臺北有意與華府聯手抑制北京,甚至連手刺探「紅線」;遂有意藉一個強烈的行動,傳達「北京即使無法對華府採取強硬的行動,但還是有能力對付臺北」的訊息;或許北京更想讓臺北清楚感受到,只要臺北敢和華府聯手,則不論是誰主動,北京都會先拿臺北開刀。

當然,北京也想透過挑戰「中線默契」的手段,對臺北國安高層近日關於兩岸關係的談話,表明北京的態度。

▲解放軍殲-11戰機。(圖/翻攝自中國軍網)

未來有無可能爆發激烈的軍事衝突

在北京派戰鬥機穿越海峽中線後,蔡總統也做出迴應,甚至公開表示已下令國軍「對於蓄意越過中線的挑釁,必須第一時間強勢驅離」,引發外界對短期內兩岸有無可能因「中線默契」被打破而爆發激烈衝突的疑慮。

所幸值得安慰的是,兩岸軍方在當日空中短兵相接的過程中,都展現出一定的節制。推測國軍在2016年共軍開始頻繁實施遠海長航、甚至繞臺飛行時,就已經針對共軍可能挑戰「中線默契」的想定,擬定了應變措施;因此在中共戰鬥機快速、無預警地越過中線後,在驚訝之餘仍能按照應變計劃處置,未採取過分激烈的空中迫近、甚至開啓射控雷達等舉動。

而共軍在執行穿越中線的行動時,不僅所挑地點是離臺灣本島比較遠的空域;戰機越線後所飛行的方向,也未朝臺灣本島逼近。甚至有媒體報導,在共軍軍機越過中線時,附近的M503航線竟也出現航班明顯減少的情形,不排除是中共刻意對空域進行管制,增加戰機迴旋空間以避免意外的預防措施。顯示中共僅管主動打破「中線默契」,卻也無意在此時引發激烈的軍事衝突。

因此,在兩岸與華府雖在言詞上互不相讓,實際行動時卻相當謹慎,均不願在此時引發激烈衝突的情況下,除非共軍主動升高行動強度,例如在中線較狹窄的部分穿越,或穿越後朝臺灣本島逼近;否則我軍的「強勢驅離」也應該會按照既定的應變計劃走,維持一定的尺度。

儘管如此,若兩岸緊張情勢無法改善,則日後兩岸軍方在海峽中線附近短兵相接的情形還是可能會頻繁出現。因此比較該擔心的是萬一不幸發生意外,或是雙方人員擦槍走火,則在兩岸官方嚴重缺乏互信、溝通機制又極不順暢的情況下,就可能爆發「華府-北京-臺北」三方都不想要的危機。

熱門點閱》►網路聲量民調的落差

►按贊加入粉絲團,讓你成爲話題王!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