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慈湖違法網 重罰4萬加「上課」

金門慈湖特別景觀區,是國家級重要溼地。(李金生攝)

在慈湖棲息和過冬的鳥類,估計逾200種之多。(李金生攝)

金管處僱工清除非法網具,確保野生動物不受干擾。(李金生攝)

5月至7月已清除非法網具106件,顯示今夏情況尤其嚴重。(李金生攝)

金管處僱工清除非法網具,未來將重罰遏阻日益嚴重的亂象。(李金生攝)

金門國家重要溼地「慈湖」特別景觀區生態資源豐富,是全島最大的冬候鳥棲地,上萬只鸕鶿翱翔天際,被譽爲世界級的景觀,但內湖非法架設的網具愈來愈多。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僱工清除,違法者考慮依溼地保育法重罰4萬元外,還要「上課」接受環境教育,以遏阻日益嚴重的亂象。

位於金門西北角,面積廣達118公頃,屬於內陸自然溼地的慈湖,原爲一處天然海灣,在軍方築堤成湖後成爲半封閉鹹水域,養育豐富的水生生物,吸引鳥類前來覓食和棲息,估計逾200種之多,爲金門最重要的賞鳥地方,珍稀保育類水獺也是當地的居民之一。

其中,每年定期南來度冬的候鳥鸕鶿數量多達1萬隻,成羣出海捕食和歸巢的壯觀畫面,更打響金門「賞鳥天堂」的美名,爲當地最重要的觀光、生態資源之一。

但民衆在慈湖水域違法布放的漁網、蟹籠狀況不斷,今年夏天尤其嚴重,金管處會同保警第7總隊第4大隊金門分隊不定期巡查和僱工清除,5月至7月共移除非法網具106件,曾有1天就撈除57件之多。

金管處指出,以往均依違反國家公園法開罰3000元,但成效不彰,未來考慮改依溼地保育法重罰,最少新臺幣4萬元起跳,同時違法者還需「上課」接受環境教育課程,希望藉此收到實效,大家共同維護優質生態,提供野生動物更友善的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