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事件挑戰兩岸論述

(圖/本報系資料照)

金門海域本月14日下午1時許,一艘中國大陸籍快艇跨越我方界定的臺海界線捕魚,海巡署人員要求停船受檢,對方拒檢,快速蛇行駛離,我方追捕,造成小艇翻覆,2人溺斃。我方聲稱,該小艇「進入金門禁止、限制水域」,17日國臺辦立即表示:「海峽兩岸同屬一箇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漁民自古以來在廈金海域傳統漁場作業,根本不存在所謂『禁止、限制水域』一說。」

大陸福建海警局隨即於18日宣佈,未來將在該海域展開常態化執法行動。並於19日下午強行攔檢金門藍色公路一旅遊船約30分鐘,令不少旅客受驚。我方莫奈其何,只能讓人民吞忍驚嚇。

陸委會18日指出,金門禁止限制水域是國防部於民國81年10月7日依據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畫設,大陸官媒《新華社》時評對此迴應則稱,「臺方所謂的『畫界』完全是一廂情願。」

事態發展迄今,至少證實了一點,大陸長久以來雖對我方實際管轄區域未多觸碰,但從未認此管轄權的合法性與正當性。知道存在與承認此存在是兩碼事,當力有能及時,會建立自己的管轄權。也就是說,兩岸根本不存在、也永遠不可能存在「主權之爭」。

這事件一連串迄今的發展直接打臉戳破國民黨長期呼喊的「捍衛中華民國主權」、馬英九的「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民進黨的「中華民國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諸項命題及其派生說法。

事到如今,還有藍營學者堅稱,上述事件是涉及主權的問題,而非單純的漁權問題。幾十年了還抓不住問題之本質,國民黨在兩岸議題上內外潰敗,絕非偶然。

民進黨人在黨外時期與建黨初期曾發展出「暴力邊緣論」,如今大陸對臺似乎已有采行「戰爭邊緣論」的味道,步步進逼,否定臺灣方面的各種管轄權,打臉臺灣當局,等着臺灣出招反映再出新招,這將啓動各種連環套的循環,主動權明顯在大陸,臺灣難以措手足的窘態畢露。

總統府2019年2月22日公佈蔡英文接受CNN訪問的全文,其中蔡對CNN的提問若中國明日入侵,會指望美軍出現嗎?她回答說,我們在第一波的防衛的能量其實是有的,因此就是說,在中國的第一波的攻擊之後,期待我們自己會承受第一波的攻擊之後,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可以共同站出來對中國做一個很強烈的表示跟壓力。

如今不就是向全世界包括中共展現「第一波的防衛的能量」與檢驗是否「全世界其他的國家可以共同站出來」的大好時機嗎?不是要保衛主權嗎?國家主權最後的支撐力量就是武力,爲何始終停留在打嘴炮的階段?難道民進黨的保衛主權就只能練嘴炮嗎?這纔剛開始,肯定後續還有不斷的類似情況會發生,小心嘴炮練多了,讓民衆既失望又笑話。

國民黨人不斷髮出兩岸應對話的風涼話。民進黨能把事情搞到今天的地步,與國民黨兩岸路線徹底失敗是拖不了干係的,這事件應該是國民黨要徹底覺悟,承認錯誤,重新來過的契機,若再錯過,必將繼續挫敗,皆咎由自取而已。當然,柯文哲的「五個互相」、「我們願意在彼此諒解的情形下,去尋求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答案」,則更是找不到現實支撐點的空話。(作者爲政大國發所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