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平民人蔘」分段吃 白蘿蔔抗癌本事大公開

抗癌「平民人蔘」!白蘿蔔分段吃 生熟好處都吃到。(示意圖/Shutterstock)

雖然臺灣一年四季都吃得到被稱爲「好彩頭」的白蘿蔔,但每年11月到隔年初春期間,纔是白蘿蔔的盛產期,吃起來格外甜嫩多汁,入口即化。營養價值多元的白蘿蔔,還被暱稱爲「十月小人蔘」、「平民人蔘」。怎麼吃最能吃進完整營養?達人提供妙招。

雖然外表完全看不出來,但其實白蘿蔔和花椰菜是親戚,同屬「抗癌之王」十字花科,所含的異硫氰酸鹽和類黃銅是抗癌關鍵,可以殺菌解毒、預防腫瘤細胞生長、排除致癌物質。

除此之外,營養師程涵宇表示,新鮮的蘿蔔汁或其萃取物,富含硫化物、酚和萜類化合物,能降低人體GOT與GPT等肝發炎指數、減少肝臟發炎狀況,具有避免脂肪肝持續惡化的保肝作用。

臺灣癌症基金會也提到,蘿蔔所含的木質素可促腸蠕動,使食物快速通過腸道,不易形成息肉,減少大腸癌的形成。另外B-葡萄糖甘脂的糖化酵素,在蘿蔔及蘿蔔嬰的嫩葉苗中都有,是預防肺癌食物之一,難怪被稱爲平民人蔘。

●白蘿蔔不能與胡蘿蔔一起煮?

網傳白蘿蔔與紅蘿蔔不能一起煮,因爲紅蘿蔔所含的酵素會破壞白蘿蔔中的維生素C,營養師劉明宜指出,目前並無相關的實證研究可以證實。同時就算紅蘿蔔中確有會破壞維生素C的分解酵素,但只要經過加熱,酵素本身就會被破壞了,不會影響維生素C,民衆可大膽放心同時吃沒問題。

●生吃還是煮熟?達人推薦「分段料理」

由於白蘿蔔富含維生素C和澱粉酵素,若是加熱超過70℃,就會遭破壞而減少。但生吃時又常感覺辛辣,該如何兼顧營養與口感?日本蔬菜營養顧問丸田美和子建議,不妨將蘿蔔依其特性分段吃。

1.接近葉子的前段:這一段較不辣,可搓成蘿蔔泥,生吃或是加入鍋物的醬料、也可搭配天婦羅、烤魚等。

2.蘿蔔中段:可煮湯、滷蘿蔔、關東煮等。

3.蘿蔔尾端:這一段最辛辣,可醃漬成泡菜或是當作炒菜。

如此一來,不但能吃到完整蘿蔔的營養,也配合其生長特性,吃進美味。

●避免維生素C因長時間加熱流失 快熟入味有2招

一般在燉煮蘿蔔時,爲了讓纖維充分軟化並吸進湯汁風味,通常都要經過一段燉煮的過程,但維生素C可能也在此時逐漸流失。不妨試試以下2招更快熟透入味,保留營養:

1. 煮前先冷凍:

將蘿蔔先切塊後冷凍,因內部水分結冰,造成組織破壞,所以能很快煮爛。大廚阿基師還建議,將要煮的高湯與切塊蘿蔔一起冰凍,更易入味。

2. 煮時加一點米粒在水中同煮,可以去除蘿蔔生味,並且幫助加速軟化。

(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就從外表 挑出鮮嫩多汁又不空心的蘿蔔

臺北農產運銷公司指出,要挑出好吃蘿蔔不難:

1.聲音:手指輕彈蘿蔔,有紮實聲音爲佳;

2.蘿蔔葉:菜葉短小挺直,避免葉子太軟太長,可能纖維較粗;

3.重量:如果體積相同,請用手秤秤看,重的表示水分多;

4.外觀:表面平滑飽滿,帶點土更好,顏色不是呈現經漂白的純白色,根鬚少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