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投資倍增 資誠:5年內將破4兆元

金融科技投資金額倍增,估計到3至5年,全球累計金額將破4兆臺幣。(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許雅綿臺北報導

面對金融科技的衝擊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營運李潤之表示,金融科技創造一個新的商業模式,對傳統金融機構監理機關都是一大挑戰;資誠(PwC)預估,在未來3到5年,全球金融科技累積的投資金額可望超過1,500億美元(約新臺幣4兆8937億),傳統金融機構、科技公司和電信業者界線越來越模糊,金融業跨界時代顯然已經來臨。

李潤之說,金融科技影響大部分金融機構前臺後臺的營運模式和產品設計。它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能夠「給予客戶建議、處理交易訊息分析數據、幫助客戶做出更好選擇,有效管理產品組合、更充分利用行動科技技」等,這些改變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提升金融機構的營運能力,同時大幅降低成本結構

面對金融科技的衝擊,傳統金融機構已開始佈局金融科技。根據《2016資誠全球金融科技調查報告》指出,傳統金融機構佈局的方式,主要爲透過夥伴關係(32%)、購買服務(22%),其次纔是培育金融科技(15%)及併購金融科技公司(9%)。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金融產業服務副營運長李潤之。(圖/資誠提供)隨着傳統金融機構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合作日趨頻繁,傳統金融機構認爲,和金融科技業者合作的最大挑戰,在於IT系統安全性(53%)、法規的不確定(49%)及不同的商業模式(40%)。金融科技業者則認爲,和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最大挑戰,包括管理體系文化的不同(54%)、營運流程的不同(47%),以及法規的不確定(43%)。

李潤之強調,金融科技會是一場變革過程中存在許多挑戰,都是金融機構必須深思議題,包括公司是否擁有足夠開放的文化,基礎架構是否能承載和融入創新的技術,以及法律政策等外部因素帶來的規範和影響等。

▼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圖/資誠提供)

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副董事長劉鏡清認爲,臺灣金融產業進行數位轉型過程中,可以掌握五個機會,一是顧客的知識,包括資料整合、大數據分析與應用和數位行銷等;二是多元通路的整合,包括全通路、客戶體驗與體驗等;三是社羣金融,包括社羣媒體策略、社羣分析與輿情掌握等;四是行動能力,透過數位科技和客戶互動、提供客戶價值與服務和增加銷售機會與客戶關係;五是企業文化改變,也就是必須具有以客戶爲核心的中心思想,以及跨部門的整合思考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