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週刊/蔡宏圖 不再當沒聲音的大家長
曾經是國內不動產界最動見觀瞻的企業,在沉寂多時、甚至被外界評爲「錯過這一波地產多頭」的國泰人壽,以兩年近800億元的不動產投資金額,向市場宣告:國壽回來了!今年60歲的蔡宏圖將帶領50歲的國壽做出什麼改變?市場屏息以待。國壽變了,掌舵的蔡宏圖,似乎也不一樣了。
選在中秋節前一天,國泰人壽舉辦創立五十週年酒會,沒有冗長的程序,也沒有太多緬懷過去,董事長蔡宏圖簡潔地宣佈,國壽要花費三年時間,重新調整組織結構,迎接下一個五十年的挑戰。
會後,蔡宏圖罕見地與媒體對話,他帶着微笑親自上陣,不用幕僚遞條子、咬耳朵,對媒體提出的每一個問題,詳細而直接地回答。和過去幾年躲在宮闈中、幾乎沒有聲音的他相較,完全不同。
大舉重返房市今年來加碼金額達四六○億
事實上,國壽的轉變,最近很多人都感受到了。
就在五十週年酒會的前一週,國壽的不動產投資接連登上媒體版面,包括標下高鐵桃園站的商業區開發案,以及買下臺北市敦化南路上的商辦大樓。如果連同高鐵桃園站未來預計投入的金額計算,今年以來,國壽加碼不動產的總投資金額,將達四六○億元,攀上近十年來的高峰。
曾經是國內不動產界最動見觀瞻的企業,在沉寂了多時,甚至被外界評爲「錯過這一波地產多頭」的龍頭老大,國泰是真的回來了!
重返房地產市場,只是蔡宏圖在「完全執政」後的第一步。事實上,國泰集團近期在國內地產市場上的動作,看在許多市場人士眼中,不僅僅只是「加碼」,而且「動作之靈活,完全不像是過去國壽會做的事」。
以投標高鐵桃園站的開發案爲例,這是繼今年五月,國壽宣佈與IKEA團隊一起得標臺中市七期「市八十一」土地的BOT案之後,國壽再度跨入BOT的案子。
根據不動產人士分析,BOT必須包含從整地、開發、興建、招商到營運,整合上下游「一條龍」式地營運模式,難度大大提高;當然報酬率也會比一般商辦的單純租金報酬來得高很多,平均大約有五%。活用投資管道積極轉進BOT、都更、法拍
過去國壽幾乎是從未跨入這種商場營運的領域,但據悉從去年初開始,內部就在蔡宏圖的號令下,不動產投資部門整個動起來!蔡宏圖下令提出各種不動產投資的策略與管道,更把長子蔡宗翰直接放到該部門,顯示他對不動產投資的重視。
事實上,過去國壽在不動產投資上遲遲不見動作,蔡宏圖心裡着急如焚,早已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要不是兄弟之間的掣肘,蔡宏圖早就進場了。」一位國壽內部非常高層人士在去年初,就曾經言明蔡宏圖的心境。他說,蔡宏圖、蔡鎮宇兄弟在分家之前,兩人就對不動產走勢看法存在很大差異,兩年前,蔡宏圖自蔡鎮宇手上買下所有股權,因此揹債近七百億元,成爲全臺灣負債最多的「首負」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宣佈「加碼地產投資」。
儘管當時最好時機已過,大臺北房價已經漲到高點,但從壽險資金長期的投資角度來看,只要投報率能夠超過二.五%以上的案子,都是好標的。
此外,在時間的落後下,蔡宏圖也下令不能僅限於商辦大樓的投資方式,國壽必須活用各種不動產投資的管道,纔可能提高報酬率,包括都市更新、法拍,以及最近接連出手的BOT模式,都是國壽要積極介入的領域。「與其被動接受市場利率,不如主動創造報酬」是國壽內部喊出的投資政策,原因無他,就是在市場一片爛頭寸下,力求提高投報率。
從二○○八年的金融海嘯以來,壽險業者在海外投資都遭逢龐大虧損,加上長期利差損不斷侵蝕獲利,今年九月二十六日,甫上任的保險局局長曾玉瓊纔在立法院的答詢中表示,在目前低利率的環境下,「臺灣壽險業每年利差損超過數千億元。」
如果粗略地用國壽目前市佔率約兩成估算,國壽每年要承受的利差損失就高達數百億元。因此,在這兩大利空夾擊下,國壽今年上半年帳列虧損仍有十五億元,整部國泰金控的大機器,仍是以國泰世華銀行每年超過一百億元的穩定獲利,在彌補壽險部門的虧損。
這或許是大環境的無奈,但掌舵者沒有閃躲責任的空間,更沒有悲觀的權利。國壽在這樣的處境下度過五十歲生日,蔡宏圖說什麼都開心不起來。當天有人問他「目前國泰金股價在三十元上下,委不委屈?」只見他無奈一笑,回答:「沒有人此時會對股價滿意。」調整產品結構退出新契約保費收入的競爭
國壽過去不動如山,有人以「航空母艦」或「大象」轉身不易形容之;但如今,市場瞬息萬變,國壽不僅面臨兩岸金融業的競逐,就連國內,也面對堂弟蔡明忠領航的富邦集團兵臨城下的挑戰,國壽眼看就要從「穩重的大象」蛻變成「驍勇的獅子」。
不動產投資的多樣化,只是改造的第一步,緊接着,蔡宏圖回過身,要檢視國壽的產品結構。
「長期以來,臺灣習慣用FYP(新契約保費收入)做保險業的排名,這和其他國家的方式有很大不同。」五十週年當天,過去形象溫和的蔡宏圖,毫不客氣地批評國內製度…【全文請見今週刊824期 】 (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週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
►►►每週最新一期《今週刊》內容就在ETtoday新聞雲雜誌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