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總:防疫險評議費用負擔六成不合理

金融白皮書提及,防疫險事件乃當年度重大之保險事件,起因於民衆大量投保需求,在短時間涌入投保案件,致使保險公司無法快速處理而衍生爭議。隨後因確診人數增加,亦有大量理賠申請案件涌入,保險公司雖加派人力亦須時間處理。民衆因無法及時獲得承保或理賠,而向評議中心提起申訴,導致防疫險申訴案件量暴增,惟申訴案件固達五萬餘件,然實際進入評議之案件,僅約八千餘件,依該比例可知,大部分案件並非保險公司實質拒保或拒賠,且申訴評議理由性質相近,現行評議中心服務之收取,在此特殊情形下,應有例外考量。

白皮書指出,參考過去幾年評議件數和權值,都是「總評議案件數愈多,則單點權值收費愈少」,去年金融各業別評議件數合計爲8,930件,其中有超過64%都是產險業防疫險評議案件,總權值數也因評議案件暴增、預估爲9,812件,單點權值服務費將大幅下降至6,297元以下,僅達最近年度16,437元的38%,也將造成當年度由產險業者合計權值約6,559,將負擔逾6成總服務費的不合理現象。若不論評議不利決定將導致4倍權值計算的情形,預估全體產險業者應繳納金額將逾3,617.6萬元。

白皮書建議,像是防疫險評議案件具有大量且爭點重複性高的特性,又是特殊事件,建議採取「當特定類型評議案件達總評議案件數20%以上時,當年度非該特定類型案件,每一評議權值服務費逕以前三年平均值的80%計算後,覈算應收取的服務費,不足的服務費餘額,則由該特定類型案件業者,按案件屬性計算權值後按權值比例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