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推國內碳費 抵換歐盟碳稅

臺電與歐洲在臺商務協會5日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由臺電總經理王耀庭(左)與歐洲商會理事長尹容(右)共同將報告書遞交予經濟部次長曾文生(中)。圖/王德爲

我國碳費徵收明年上路、後年開徵,臺電與歐洲商會(ECCT)5日共同發表「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經濟部次長、臺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表示,目前除了碳盤查以外,也已透過相關單位溝通讓國內碳費與歐盟碳稅抵換。

「電力淨零路徑報告書」是臺電綜合研究所(TPRI)與歐洲商會低碳倡議行動(ECCT-LCI)累積三年互動、對話產生的創新可再生能源和循環經濟解決方案,參與者包括30家歐洲商會會員公司和歐洲貿易辦事處成員。

歐洲商會表示,鑑於歐洲和臺灣官方與企業,皆致力於2050年實現淨零碳排放的目標,希望藉此提供政策和技術解決方案,協助臺灣更快邁向淨零能源和整體淨零排放的目標。

歐洲商會也提出二項重要提醒,一爲歐盟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將於2026年1月正式生效,徵收碳關稅,會影響臺灣各類產業;二爲氫能是未來非常重要的議題,建議臺灣必須有妥善且全面的氫能基礎建設,並優化氫能儲存解決方案。

另外,曾文生表示,CBAM2026年開始課徵,臺灣企業應在這兩年時間努力做到兩件事:第一是盤查要準確,「這非常重要,等於是我們的申報內容要非常精確」;第二是政府可以透過政策,協助企業推動節能減碳工作,且經濟部也一直在與歐盟方面商討此事,希望能讓臺灣課徵的碳費,與歐盟未來的碳稅抵換。

曾文生指出,臺灣的碳排量有50%來自於電力部門,可見電力部門的減碳,對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目標至關重要。然而用電成長速度快,也要快速穩定供電,就是要靠設置燃氣機組來橋接再生能源,臺電配合再生能源加入建置電網,本身也必須改變發電機組,又要建立電力交易平臺,接下來發展議題包含氫能、智慧電網、電動載具、建物能效等,不只是企業,政府也努力建構新政策、支持新技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