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推碳稅 大陸恐年損350億美元
歐盟擬推碳關稅,對於兩岸都有影響。圖爲北京通州一處燃煤鍋爐房。(新華社)
伴隨全球減碳力道越來越重,歐洲議會3月通過與世貿組織(WTO)相容的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決議,預計2023年上路,指出如與歐盟貿易往來國不能遵守碳排放規定,將對進口商品徵收碳關稅,預計對整個碳足跡徵收100美元/噸CO2的碳稅。以此推估中國對歐盟出口數據來看,每年將可能被徵收高達350億美元。
但值得關注的是,美國恐不願將碳邊境稅在內的綠色規則制定權拱手讓人。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凱瑞3月出訪法國時表示,「無論是否認爲碳邊境稅是正確的工具,我們還未能坐下來對其進行評估」,更被解讀凱瑞的態度透露出美國不希望歐洲引領各項綠色標準制定的心態。
甚至上月舉辦全球領導人氣候峰會時,凱瑞也對外表示,美國總統拜登正評估是否實施邊境調整稅(BAT)瞄準氣候政策弱國的進口貨品課稅。
但若歐盟未來真開徵碳邊境稅,據中國國際能源網分析,對中國影響最大的爲鋼鐵有色產品,統計2020年出口額爲213.8億美元,佔中國對歐盟出口的5%。
爲應對碳邊境稅與未來可能的碳關稅,據《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中國首先應完善自身的碳排放交易體系或碳稅機制,進而對歐盟碳關稅有效規避,還應防範隱藏在碳邊境稅身後的貿易保護主義,做好準備進行必要反制。
甚至陸媒分析,歐盟碳邊境稅對中國的影響或將遠小於其他開發中國家。主因是鋼鐵、水泥、玻璃等高耗能商品的產業鏈相對完善,因此或可以抓住此次契機,與其他開發中國家展開低碳競賽,進一步擴大與歐盟的貿易市佔率,促進經濟發展。
但歐盟實際要實施碳邊境稅恐也是阻力重重,尤其引發發展中國家的擔憂。巴西、南非、印度等多國專家警告,歐盟徵收碳邊境稅計劃對開發展國家是「歧視性」、「不公平的」,一方面可能會給出口歐盟帶來新的「綠色壁壘」;另一方面,歐盟單方面強行徵收碳邊境稅是否符合WT0國際規則也存在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