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政府「打炒房」別變成「打房」

央行總裁最近迴應「打炒房」政策可能造成「金龍海嘯」的問題時,說心中是「五味雜陳」。記者杜建重/攝影

央行總裁最近迴應「打炒房」政策可能造成「金龍海嘯」的問題時,說心中是「五味雜陳」;雖然央行達成扭轉社會預期房價上漲心理目的,但對房仲與建築業的影響,由於「從業人員滿多的,總覺得sorry」。 總裁一席話反映央行「有一好,無兩好」的政策特質;央行縱使扭轉房市預期心理,卻不免傷及房地產業者,而房價高到民衆無法負擔則依然照舊。

央行四年七次的「打炒房」,使得社會感受也如同總裁一樣「五味雜陳」。2024年第2季全國房價所得比10.65倍,其中新北市的13.71倍與臺北市的16.36倍皆高不可攀。如果與2020年第4季對比,這段時間全國房價上升35%,房價所得比亦增加16%。政府「打炒房」顯然無法抑制房價,民衆薪資增幅根本趕不上房價上漲。今天台灣家庭四成六的可支配所得用於支付房貸,政府縱使「打炒房」成功,對於有購屋需求的家庭不過就是「安慰劑」罷了。

面對央行愈益嚴苛的房地產市場信用管制,社會反而誤認壓抑所有房地產活動皆具正當性。政府原本抑制房地產投機性需求,竟變質成要求限制房屋供給。租賃公司貸款給風險高而求助無門的中小型建商,直接被立委指控是暴利,金管會與財政部則隨之管控銀行資金流向。政府對房地產資金供與需不分的限制,不僅傷害房市健全性,其牽動金融業授信風險,也隱然形成「雙輸」局面。

房價負擔不起一直是縈繞臺灣的社會與經濟問題。區域平衡發展、薪資成長且分配平均,合理化房地產稅制,以及家庭不以房地產作爲管理財富手段,纔是化解臺灣房市供需失衡的正辦。可是政府未能改善影響房地產市場的基本因素,只能以「打炒房」來回應社會對房價的抱怨,然而政策執行卻可能過了頭。最近民調顯示,民衆「購買房地產時機」信心轉爲悲觀,房仲業也傳出將爆發「倒閉潮」,如此看來「打炒房」確實已到「大象轉身」的時刻了。

政府規劃未來房地產政策,應該要讓社會了解臺灣房市供需的現實條件,以及哪些政策能做與不能做。首先,臺灣正面臨快速地老齡化,國發會預估2049年總人口數將不足2,000萬,到了2070年更將低於1,500萬。在此前提下,臺灣房市問題不在於房屋總量多寡,而是民衆傾向居住指定區域的分配問題。政府因此可考慮房地租稅負擔差異化,藉此降低民衆對特定地區房屋需求,舒緩區域房價上漲壓力。

其次,政府千萬別把「打炒房」執行成「打房」;急速限縮建商融資,造成中小型建商倒閉,並不會壓低多少房價,卻足以傷害傳統產業,不利臺灣經濟平衡發展。新建房屋價格愈來愈高,導致社會誤認建商融資興建房舍是在「炒房」。其實新建案屋價上漲原因不一而足,土地供給有限、建材與人力成本高漲,與建商以「期貨價格」預售房屋都是可能原因。政府因此可對各項因素採取應對措施,其中值得注意新建房屋若以「現貨價格」交易或許有助於穩定房價預期心理。

第三、政府可以創新方式協助民衆面對房價的高不可攀。從過去成功案例觀察,政府將持有的都會區土地,以只租不售方式,配合地租優惠措施,交付建商興建使用權住宅,可以大幅降低房價,有利於不以「有土斯有財」購屋者的住屋需要。另外,金融創新也可幫助暫無負擔能力的家庭購置房舍。例如,政府可鼓勵合格建商與金融機構合作,推動附有承購權的長期租賃合約,如果還能搭配儲蓄優利措施,應可降低年輕家庭負擔,加速其擁有住屋的理想。

央行「打炒房」無法解決臺灣房價過高問題,過度信用管制則猶如走鋼索,稍稍不慎就成爲衝擊經濟的「打房」,而總裁在記者會冒出的「sorry」,正好說出他的憂心。政府顯然已不宜再有新的「打炒房」管制,現在的正辦是推出不具投機性質的住者有其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