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的思維方式(26)財富的國際轉移

第 22 章

財富的國際轉移

國際財富的轉移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

例如,2012年,美國人在其他國家的直接投資額達到了3,290億美元,而外國人在美國的直接投資則爲1,680億美元。

此外,個人和企業還可以通過間接投資的方式,將資金存入外國銀行,或者購買外國政府發行的債券。

國際移民也會向原籍國匯款,這種匯款在貧窮國家尤爲重要,對經濟影響重大。

國際投資的流向往往偏向富裕國家,而不是貧窮國家。

這是因爲富裕國家的經濟環境更爲穩定,政府政策相對可預測,且腐敗較少,投資者的資金更有保障。

相反,貧窮國家由於政治不穩定、腐敗普遍和對資本流動的限制,吸引的國際投資相對較少。

香港和印度等國家的例子表明,當一個國家放鬆經濟管制並允許資本自由流動時,國際投資的涌入可以帶動經濟的發展。

在國際貿易中,一國的貿易結餘並不必然反映其經濟健康狀況。

例如,美國雖然經常出現貿易赤字,但其龐大的經濟規模和服務出口能力,使得這個赤字在整體經濟中所佔比例較小。

此外,國際收支平衡與貿易結餘也有所不同,前者包括所有跨境的資金流動,而不僅僅是商品的進出口。

外國投資不僅爲接受國帶來了資本,還創造了就業機會,並提高了生產效率。

儘管美國一直以來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國投資接受國,但這並未對其經濟產生負面影響,反而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相反,像美國這樣的富裕國家,往往也會對其他國家進行大量投資。

雖然一些國家可能擔心外國投資會導致財富外流,但歷史證明,這種投資通常會創造更多的財富,而不是帶走財富。

外國投資流向富裕國家的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經濟環境更加穩定,回報率較高。

而貧窮國家由於不穩定的政治環境、普遍的腐敗和高昂的資本成本,難以吸引大規模的國際投資。

儘管如此,跨國公司在貧窮國家投資時支付的工資通常高於當地平均水平,這些工作崗位的減少可能會使當地工人的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在當今國際投資額已達數萬億美元的背景下,財富的國際轉移還通過其他多種方式進行,如匯款、外國援助,以及人力資本的轉移,包括移民帶來的技術和企業家精神。

在外國工作的移民通常會將錢匯給他們的家人,這些匯款不僅支撐了家庭的生活,也對母國的經濟產生了重大影響。

歷史上,許多移民羣體都通過匯款支持家鄉的親人,如19世紀意大利移民和逃離愛爾蘭饑荒的移民。

進入21世紀,匯款已成爲流入貧窮國家的重要資金來源。

例如,2009年,匯款流入貧窮國家的總額是外國援助的2.5倍。

儘管這些匯款有時被指責爲削弱了匯出國的經濟,但實際上,移民通過在移居國創造財富,並以此爲基礎向家鄉匯款,反而爲兩地經濟都帶來了積極影響。

人力資本是國家財富的關鍵來源之一。

移民常常能通過建立行業或引入新技術,深刻改變移居國的經濟面貌。

歷史上,特定民族或移民羣體在某些行業中的主導作用並不少見。

例如,19世紀德國移民在美國建立了啤酒行業,並延續至今。

而來自不同國家的移民也在多個行業中扮演了關鍵角色,如猶太人推動了英國和瑞士的製表業發展。

然而,移民也帶來了很多的問題。

移民的積極影響如建立產業和技術轉移,必須與潛在的負面影響,如犯罪和社會緊張關係,進行權衡。

例如,日本移民在美國的犯罪率較低,而來自其他地區的一些移民羣體則帶來了較高的犯罪率。

帝國主義曾是國際財富轉移的重要方式,通過軍事征服和殖民擴張,大量財富從一個國家轉移到另一個國家。

然而,帝國主義的驅動因素不僅僅是經濟上的,還包括政治和戰略考慮。

儘管帝國主義能帶來短期的財富掠奪,但從長期來看,殖民地的經濟收益並不總能彌補帝國的維持成本。

隨着時間的推移,國際投資和貿易逐漸取代了帝國主義成爲財富轉移的主要手段。

如今,富裕國家更傾向於投資於其他富裕國家,而不是貧窮國家,這表明財富的轉移並非總是向着最貧困的地區。

財富的國際轉移不僅通過直接的經濟手段實現,還包括匯款和人力資本轉移等方式。

雖然帝國主義曾是財富轉移的重要方式,但現代經濟的主要驅動力已轉向國際投資和貿易。

理解這些複雜的經濟關係需要超越簡單的數字和語言,深入探究背後的經濟邏輯。

接下來我們談外國援助。

外國援助指的是外國政府及國際機構向貧窮國家政府提供的資金或資源轉移。

儘管援助的初衷是幫助這些國家實現經濟發展,但實際效果因地而異。

在某些情況下,外國援助確實促進了經濟增長;但在另一些情況下,援助資金卻可能被貪污,或者用於政治目的,而非用於提高生產能力和改善民衆生活水平。

援助資金往往被用來重建那些已經破產的國有企業,或建設一些如宮殿或廣場之類的非生產性設施。

這些項目並不能直接提高接受國的物質生活水平。

相較之下,投資於生產性設施才能真正促進經濟發展。

馬歇爾計劃是最著名的外國援助項目之一,二戰後,美國通過這一計劃將大量財富轉移到西歐各國,幫助它們重建經濟。

然而,當這一模式被應用於第三世界國家時,效果卻不如預期。

西歐國家在戰爭中喪失的是物質資本,而多數第三世界國家缺乏的則是工業技能和人力資本,後者的建立要困難得多。

儘管外國援助存在明顯的缺陷,但這並未阻止其繼續擴大。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機構掌握着大量資金,因此對接受援助國家的政策和行動有很大影響。

接受援助的國家常被要求實施某些政策或方案,這些政策或許並不總是有效。

由於援助資金不受市場約束,這些決策往往缺乏經濟效益的考量。

除了通過國際機構發放的援助資金,外國援助還包括政府間的直接資金撥款、免費食物供應、以及低息貸款等。

這些貸款往往會被延期或豁免,使得它們更像是一種贈與。

例如,美國和英國政府曾免除過對印度及其他第三世界國家的貸款,將其轉變爲直接援助。

有時,大規模的外國援助會導致接受國放棄原本的經濟活動,轉而依賴外援。

例如,密克羅尼西亞人因大量接受美國援助而放棄了捕魚和農業等傳統生計,如果外援終止,這些技能和經驗可能也難以恢復。

儘管援助者通常會強調其積極效果,而批評者則更多關注失敗案例,但總體來看,外國援助的淨效應並不易於評估。

發展經濟學家彼得·鮑爾曾指出,外國援助往往更多地阻礙而非促進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