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外電商行銷 Facebook成首選

資策產業推動服務處主任賴玲如。(圖/記者林信男攝)

記者林信男/臺北報導

網路購物商機旺,社羣行銷成主流。資策會18日公佈最新調查,無論是境內境外行銷,社羣傳播力強,且成本較低的Facebook,已成爲逾半電子商務業者優先選擇。

經濟部商業司18日舉辦第14屆「金網頒獎典禮暨電子商務聯合計劃成果發表會」。資策會產業推動服務處主任賴玲如在會中以「國內B2C網路商店經營調查報告爲題,發表簡報。

她指出,臺灣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快速成長,2014年已達8,833億元,2015年可望「破兆」,有越來越多業者投入網路購物市場,目前全臺共有近4萬5,000家網路商店,B2C交易額零售總額的11.69%,預估仍有成長空間

賴玲如說,不少人希望進入電子商務市場,但有7成5的零售商認爲,開店成本是優先考量,其次纔是平臺招攬客戶能力(66.1%),以及金流是否完善(59.7%)。

資策會調查顯示,已開始從事跨境銷售服務的網路商店佔比,從2012年的17.5%,成長至目前的20.0%。賴玲如強調,有跨境銷售,或已展開跨境銷售計劃的網路商店,達61.8%。

基於成本考量與跨境銷售目的,網路社羣行銷開始成爲主流選擇。由資策會調查可得知,境內行銷方面,有63.4%的店家選擇以Facebook作爲主要工具;境外行銷部分,Facebook也獲得53.1%的店家青睞。

賴玲如解釋,設立、管理Facebook粉絲團,不須花費太多成本,且社羣傳播力強,因此成爲多數電商業者的行銷工具首選,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境外行銷範圍,並不包括中國大陸對岸市場較合適的行銷工具,應是微博、微信

從事境外銷售,第三方支付是不可或缺的條件。賴玲如說,網路商店有60.1%,須仰賴第三方支付工具,但目前第三方支付專法仍在立法院「卡關」,若能順利通過,將有助我國電子商務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