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算法編織“信息繭房”
時下,許多人都有這種體驗:打開某新聞或短視頻App,上翻下滑間,倏忽就幾個鐘頭。因爲App所推送的,都是你感興趣的內容,甚至“越用越懂你”,讓你拿得起放不下。
這背後正是算法在起作用。算法,看不見、摸不着,卻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深度嵌入我們的生活。它收集用戶的信息偏好、社交關係以及數據標籤,通過協同過濾等方式,爲我們私人定製了一個個信息系統。這是一片“新大陸”,毗鄰着豐富多元的信息海洋,但也是一個“溫柔鄉”,可能讓人習慣性地被自己的興趣所引導,擱淺在信息的孤島之上。
遺憾的是,不透明的算法,正在將世界分割成一個個“信息繭房”。它們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爭奪用戶的時間。於是,同質化的內容撲面而來,用戶愛看什麼,就精準“投喂”什麼。一些遊戲類內容“專供”青少年,養生類謠言變成了“老年人收割機”,幾分鐘一集的微短劇“爽到上頭”,人們在信息的海洋裡跳躍,卻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無聊、空虛和無意義感。
“信息繭房”也築起了封閉的牢籠。在這個籠子裡,人們只收到自己喜歡的觀點,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不再接受異質化的信息和不同的觀點。單一的信息流,就如同溫水煮青蛙,讓人變成認知框架裡的囚徒,不僅限制了個人視野,降低了獨立思考和自我糾偏的能力,也在不同羣體、代際間豎起了高牆,失去了探索未知、創造不同可能性的機會。
在社會層面,如果我們都待在舒適的“小圈子”,而不走入真實的世界、傾聽多元的聲音,那麼彼此的理解和溝通也將變得更加困難。在一些人的“信息繭房”裡,總是上演着“英雄所見略同”的默契,讓人不停地自我肯定、自我強化,也卸下了他們的同理心、判斷力,變得更加極端化、情緒化。如今,在一些熱點事件中,不少人習慣躲在鍵盤後面,一句不攏就臉紅,一言不合就開撕,也與“信息繭房”有千絲萬縷的關係。
一個開放包容的社會,只有打破彼此之間的隔閡,讓豐富多元的信息自由涌動,讓不同的聲音觀點得到充分表達,才能在爭議中尋求共識,推動社會發展進步。但許多算法應用的出發點,並非是爲公共討論添磚加瓦,而是極盡可能地討好用戶、爭奪用戶,讓用戶爲自己創造價值。因此,它們並不是價值的引領者,而是人性的迎合者,如果不加以引導和治理,只會讓公共空間變得更加脫離語境、膚淺、碎片化。
近日,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清朗·網絡平臺算法典型問題治理”專項行動的通知》,第一點就直擊“信息繭房”、誘導沉迷問題。其中提出,構建“信息繭房”防範機制,提升推送內容多樣性豐富性。包括嚴禁推送高度同質化內容誘導用戶沉迷,不得強制要求用戶選擇興趣標籤,不得將違法和不良信息記入用戶標籤並據以推送信息,不得超範圍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用於內容推送,並規範設置“不感興趣”等負反饋功能。這些措施從源頭方面,進一步強化了平臺責任,或能在一定程度上紓解亂象。
英文裡有個詞組叫“Kill time”,直譯是“殺死時間”,意味着人可以規劃時間、駕馭時間;但在算法語境下,這更多變成了消磨時間、打發時間。當許多人沉溺於自己的“信息繭房”裡,也意味着人反而被工具規訓和奴役了,這本身不就是一種魔幻現實嗎?
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