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旅遊目的地爭相分羹億萬級中國市場

(原標題境外旅遊目的地爭相分羹億萬級中國市場

新華社北京4月1日新媒體專電記者張鍾凱)穿梭在北京農業展覽館展館裡,會有種身處“小聯合國”的錯覺

來自70個成熟和新興旅遊目的地的近400家展商在這裡參加第十三屆中國出境旅遊交易會,他們或身着盛裝,或載歌載舞,積極招攬前來參觀的中國旅遊從業者,尋求合作機會。

以色列國家旅遊部設置展區是最大的展位之一。他們率領近20家地接社、衆多資源供應商以及旅行服務商參展,並在展館內宣佈與盈科旅遊達成戰略合作,通過跨界整合營銷,將以色列獨特、新穎的目的地介紹給更多中國消費者,希望在今年底前讓造訪以色列的中國遊客人數突破12萬人。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境遊客源國,近年來造訪以色列的中國遊客數量增長驚人,但仍僅佔外國遊客比重的極少部分。以色列旅遊部門除了與航空業者聯手提升航空運力,持續增開赴以的航線,還將通過舉辦路演等各種推廣渠道,進一步深挖中國旅遊市場,也讓以色列的旅遊供應商提高對中國遊客的喜好和需求的認識。”以色列國家旅遊部中國辦事處首席代表史寶樂說。

官方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出境遊人數超過1.2億人次,境外消費超1000億美元。出境旅遊人數和消費連續4年居全球第一,預計2017年將突破1.4億人次。

“去年春節期間中國境外出遊人數超過了600萬,我們希望未來能從中吸引100萬。”來自坦桑尼亞的尼古拉斯·班固流利中文告訴記者。

曾在武漢求學的班固對此抱有信心,在他看來,中國遊客,尤其是年輕一代,如今更加具有探險精神,不僅喜歡去歐美髮達地區和東南亞,對於小衆旅遊目的地,如廣袤神秘的非洲也愈發感興趣

據中國最大的出境旅遊服務商攜程旅遊和中國旅遊研究院聯合發佈的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爲泰國、日本、韓國越南俄羅斯、馬爾代夫、英國等多個國家的第一大入境旅遊客源地。但每年只有不到全國人口10%的人蔘與出境遊,擁有出境證件的中國人只佔總人口的10%,出境遊發展依然潛力無窮。

與此同時,加強本土化和做好“中式服務”成爲境外旅遊目的地的共識。2013年,中國旅遊研究院發起“歡迎中國”認證項目。該項目針對中國遊客制定了一套境外旅遊服務標準體系,幫助境外旅遊從業者更好地瞭解中國遊客的需求,進而使中國遊客獲得更好的旅行體驗,如今全球已經有超過500家企業獲得該認證。

來自芬蘭的蕾娜·本則遞給了記者一張印有微信二維碼的中文名片,“對於旅遊業而言,瞭解中國人習慣交流方式等非常重要。去年來芬蘭的中國遊客數量大幅增長,中國市場的潛力非常誘人”。

班固則向記者透露,他們本週將會和中國知名企業騰訊商談合作,通過社交平臺微信向中國用戶推介坦桑尼亞的旅遊資源。

“選好旅遊推介的時機也非常重要,比如,清明節放三天假,早走一天,晚回一天,就可以來我們這裡玩一趟了。”尼古拉斯·班固說。

(原標題:境外旅遊目的地爭相分羹億萬級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