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古幡會 400年傳承的中國古典“狂歡節”

臺村三教

位於北京市門頭溝區清水澗溝西端的千軍臺,史稱千人臺,有着上千年曆史,至今仍有110多戶、200餘人廝守在這古老的山村裡。京西古道主幹線“西山大路”穿村而過。村東口 “紫氣東來”、“西園翰墨”的大影壁牆傲然屹立,迎接着遠方來客。一株樹幹中空,卻是枝繁葉茂傲然屹立在主街東端的老槐樹時時人們訴說着千百年的風風雨雨。

千軍臺村三教廟(小廟年久失修,但香火依然旺盛)

抗戰時期,這裡的村民積極抗戰,英雄輩出。全村房子被日本鬼子和“還鄉團”燒了四次。保留下來的,除了古槐古廟古橋之外,就是那代代相傳的以古幡會了。千軍臺村就是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京西古幡會”的傳承之地。每年正月十五、十六的“元宵節”,千軍臺和毗鄰的莊戶村,聯村舉辦幡會。走會時,晃動着高幡、寬旗的人們排成長龍山呼雀躍地行進在峽谷之中,宛若狂歡。幡旗搖曳,鼓樂齊鳴,花會起舞,隊伍浩蕩,人聲鼎沸,猶如充滿中國古韻的“狂歡節”。

古幡會,又稱香道會、神幡會、天仙會,是明代“娘娘崇拜”習俗的活動。娘娘,指“天仙聖母碧霞洪德元君”,村民認爲她是人間的保護神朝拜娘娘,可保大吉大利。朝拜娘娘的團體多稱“天仙會”或“吉祥會”。

千軍臺、莊戶的聯村古幡會,據說曾被明代皇上敕封爲“天人吉祥會”,並得賜銅錘鐵鐗,遇有闖會者“打死勿論”,繁盛至今。每年正月十四準備就緒,十五千軍臺爲主會場,莊戶村全套幡旗、鼓樂、花會盛裝前往;次日莊戶爲主會場。走會時,客會以帶有村名標誌幡爲前導,其他幡旗、花會緊隨其後,浩浩蕩蕩向主會村涌去。主會村幡會齊聚村口,在觀衆包圍之中,兩會會首接頭,舉行“開箱立旗”、“神佛各部見面”及“號佛”、奏樂等儀式,莊重、嚴肅而又有幾分神秘。然後會首將三角旗一揮,宣佈起會,鼓樂三通鑼響三下,號角吹起,走會正式開始。兩會合一銅鑼開道,銅錘護駕,依次是靈官旗、標誌幡、窯神幡、馬王幡、龍王幡、地秧歌、三聖幡、太陽幡、送生幡、關公旗、吵子班、三官幡、子孫幡、眼光幡、號佛會、娘娘駕、天仙幡、天齊幡、音樂吹奏班、地藏幡、觀音觀、老君幡、音樂打擊班、玉皇幡、大鼓鍋子會、真武旗以及殿後藍旗與鐵鐗,浩浩蕩蕩,秩序井然。

善男信女虔誠的唸誦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