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溺5步防溺10招要記牢 夏季戲水樂逍遙

記者孫曜樟/臺北報導

根據消防署統計,每年的6至9月是民衆溺水的高峰期,103年1至5月已發生230人溺水事件其中113人死亡,爲提醒民衆戶外戲水安全,北市政府消防局5日在士林區外雙溪碧溪橋下,舉辦水上救溺情境演練教導民衆做好防溺10招及救溺5步便可盡情享受夏日戲水樂趣。

消防局指出,夏日戲水做好防溺十招包括應選擇合法水域場所、注意水位變化氣象報告、注意身體狀況與下水前暖身、避免危險行爲及不惡作劇、不長時間浸泡及不落單、加強泳漂技巧等;救溺五步則爲叫(大聲呼救)、叫(呼叫110、119、112、118單位救援)、伸(利用竹竿等延伸物)、拋(拋送漂浮物)、劃(利用大型浮具如橡皮艇划過去),民衆若能牢記這些方法就可減低傷亡。

消防局指出,北市近郊外雙溪流域河牀底均爲大石塊暗流甚多,加上午後山區雷陣雨,雖常引發溪水暴漲增加危險性,但夏日民衆常於此處戲水,爲維護民衆安全,於6月到9月星期一至星期五,消防局會派員楓林橋、碧溪橋及至善路3段173號對面等3處地點進行巡邏,星期六及星期日則協請民間救難團體志工於碧溪橋設立警戒站,協助防溺警戒及勸導民衆,以防止溺水事件發生。

臺北市消防局5日在外雙溪的碧溪橋下進行防溺、救溺演練,提醒民衆夏季戲水應注意安全。(圖/記者孫曜樟攝)

臺北市消防局今日的演練項目包括救生器材展示、民衆自救示範、岸上救生、救生圈救生、拋繩袋救生、救生浮標救生、人餌救生、潛水搜索救生、橡皮艇操舟演練、溺水緊急救護演練及沙洲受困救援等,同時邀請臺北市各水域主管單位(水利處、大地處公園處)及觀傳局、環保局、研考會、警察局等單位聯合檢視防溺防護施設及周邊環境衛生。消防局並再次提醒家長應要求家中子女慎選安全之外出遊憩地點,避免不幸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