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作水域安全的主人 連假戲水10招玩不「溺」
臺灣四月初的天氣已經開始由冷轉暖,加上包含兒童節、清明節的連假,使得每年此時都會有許多學生趁着假期出遊戲水,在疏忽水域安全的情況下,也造成許多溺水的憾事發生。因此在連假前夕,體育署特別提醒學生出遊戲水時要有周全的規劃,並遵守「防溺10招」的水域安全觀念,玩水時時注意、謹慎小心,才能快快樂樂出門、平平安安回家!
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表示,根據「教育部校安通報學生溺水死亡事件統計表」,近5年(101-105年)4月份共發生6起學生溺水死亡事件,造成7名學生溺斃,其中104年的1名新北市國中生在烏來南勢溪溺斃,就是發生在清明連假期間。
經上述數據顯示,近5年的4月份都發生至少1起學生溺水死亡事件,加上今年4月兒童節、清明節共有5天的連續假期,更是家長及學生會選擇戲水出遊的時間點,因此在放假之前,特別要ㄧ再地提醒家長與學生重視自己的生命財產、注意水域安全,也希望家長、老師們在連假期間更注意孩子們的動向,多一份關心和叮嚀。
4月4日是兒童節,所有的孩子都是未來的主人翁,在今(3)日的記者會上我們讓學生自己做主,體育署邀請了臺北市民族國小四年級黃千翡、新北市康橋小學三年級郭軒甫與臺北市濱江國小一年級郭軒宇3位同學分別針對海邊、溪河流、游泳池親自規劃了自己的戲水行程,並請資深救生員王筱韻老師親自指導。
其中民族國小四年級的黃千翡同學,就規劃在這個清明連假期間要和父母一起到南臺灣的墾丁海邊度假,面對毒辣的太陽,她除了必備的防曬措施之外,「最重要的是要選擇有救生員的安全海域,也要在警戒繩的範圍內戲水」,特別地是她還準備瞭望遠鏡,方便在岸上的家人觀察自己在海邊戲水的情形,如果看到任何突發狀況,也可以幫忙呼救。
擁有16年水安救生相關經驗的救生員王筱韻說:「在過去的溺水事件當中,我們發現很多遊客都是一時興起去玩水,所以纔會沒有注意到天氣的變化、或是常常穿着牛仔褲就下水等」,因此,她建議民衆去戲水時要有「充分地準備」和「適當地危機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體育署希望藉由讓小朋友們規劃自己的戲水遊程,從小培養注意水域安全的認知和態度,就不會讓瘋狂的玩樂衝昏頭,也讓自己置身於危險當中!
教育部體育署林德福署長表示,我們有責任建構一個讓孩子安全長大的環境,因此不是一味地禁止他們去玩水,相反地,我們應該從小就鼓勵孩子們親水、近水,藉由參與更多安全的水域活動,來培養游泳、自救、甚至救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