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果凍上的首都 墨西哥大樓遇強震脆弱如餅乾

墨西哥規模7.1地震。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下同)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墨西哥於1個月內遭遇兩次強震總計已造成至少300多人死亡,44棟大樓房屋倒塌。根據墨西哥國家綜合學院建築師萊昂分析,這兩次地震爲何如此嚴重?除了規模較大外,人爲地理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墨西哥市座落沉積盆地與有問題的建築結構,將可能爲人民帶來致命危機

▲強震導致一所學校倒塌,許多孩子死在裡面。

墨西哥位於北美洲板塊太平洋板塊與科科斯板塊之上。板塊相交使墨西哥一直以來都屬於地震多發區之一。人口密集的首都墨西哥市爲受災地區之一,建立在已消失的特斯科科河牀形成的沉積盆地上。地質疏鬆容易液化使地震波通過時會產生更劇烈的反應。宛如一盤果凍布丁只需輕微震動便能產生劇烈搖晃。

▲圖爲示意圖。 (翻攝自YouTube/吉田一直)

根據新華網引述卡洛斯丹尼爾・萊昂的分析,地震波及的城市欠缺規劃管理也是損害的重要原因。坍塌的老舊房屋多爲磚瓦木材建造,沒有任和鋼筋結構。他也舉例說明,除了老舊房屋的問題,一些新式建築如超市與購物中心雖然使用了鋼筋材料,但爲了追求全國建築設計形式統一,並沒有依照不同地區的地質結構來使用相應的材料及建築格局

墨西哥於1985年也發生過一次規模8.1的大地震。震央位於太平洋側的沿海地區,造成墨西哥市1.1萬人死亡,財物損失高達330億臺幣。但靠近震央的米卻肯州損害卻比距離400公里的首都還小。原因便是「果凍」效應導致首都產生與震央一樣大的震幅,搖晃持續時間更是震央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