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鄉村振興 《溫暖的味道》獲行業專家讚譽

溫暖現實主義田園劇《溫暖的味道》已於6月12日圓滿收官。該劇自5月17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及芒果tv開播以來,得到了廣大觀衆的一致青睞,播出期間該劇成績優異整季平均收視獲六網同時段省級衛視第一,同時收穫了光明網、新華網等衆多媒體的關注報道,可謂是一部熱度與口碑兼備的影視作品

《溫暖的味道》是國家廣電總局公佈的“2018-2022年百部重點電視劇名單”入選作品之一。以“第一書記”的工作經歷作爲創作藍本,着重講述“第一書記”孫光明下鄉後如何建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爲民辦事服務、提升治理水平,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

爲探討、推廣《溫暖的味道》一劇創作的成功經驗,聆聽總結相關專家對該劇的意見及建議。由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辦的電視劇《溫暖的味道》專家研討會,於6月15日上午在京舉行。

此次研討會由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一級巡視員範宗釵主持,各界專家學者與該劇主創代表以及國家廣電總局電視劇司有關同志參加,與會成員就《溫暖的味道》這部作品中的敘事角度、人物塑造、結構模式風格形式主題思想、藝術呈現以及對於農村現實主義題材影視劇的創新等層面進行了探討。

緊扣時代脈搏,引導鄉村題材新思路

山東影視傳媒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晉亮 作爲出品方代表介紹了該片的整體情況,晉亮表示,《溫暖的味道》有它獨特之處,其首先是能把主旋律、第一書記這些元素用藝術的形式體現出來,整個故事中還有比較深刻的主題。第二,它也爲以後的創作留出了一定的空間,比如怎樣把農業、農村、農民結合起來,更好地展現當代農村發展的新樣貌,這些都是值得探討、挖掘的創作要點。

播出方代表,湖南廣播電視臺節目交易管理中心總監朱琰 認爲,《溫暖的味道》主題是鄉村振興,這非常緊扣時代潮流,而該劇所呈現的輕喜向、生活向、田園向風格,與當下年輕人互動性強的特點非常貼合。所以在播出期間和符合年輕人喜愛的編播方式做了結合,與芒果TV聯動,充分利用了平臺播出優勢,取得了非常值得驕傲的成績。《溫暖的味道》將新時期中國農民的樸實無華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現的淋漓盡致,它用不同於以往農村題材正劇或革命歷史題材作品的講述方式,爲我們打開了新的局面。

隨後,《溫暖的味道》主創代表也在創作初衷、創作歷程、創作感悟等方面做了交流,編劇谷凱 表示,《溫暖的味道》給了自己一些啓發,在這部劇中,給了創新型農村題材電視劇的影視化表現一個新的出發點。《溫暖的味道》中的村莊清新、亮麗,但它可以真實反映現實中的一部分村莊的真實情況,以及農民們樂觀積極的精神面貌。這些影視化的呈現,是現實主義農村題材電視劇的一次創新。

編劇劉海 認爲,鄉村是我們中國人的精神家園,《溫暖的味道》希望挖掘一些鄉村的精神特質、精神力量、精神面貌。所以我們在創作的過程中,希望能夠在溫暖現實的故事構建中、輕鬆諧趣戲劇呈現下,認真探討一些鄉村存在的客觀的問題,讓觀衆們能夠有自己的認知和思考,並喚醒記憶深處的美好。

導演李雲亮 表示,《溫暖的味道》是具有“前瞻性”的一部作品,他將觀衆的視角從脫貧攻堅階段引導到了鄉村振興這一層面,現實生活中的農民和劇中呈現的一樣,已經開始學習和利用新興科技,也有了自己的認知。但同時,劇中對一些農村發展的思路也持有開放性的態度,在尊重農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上,根據客觀環境和條件因地制宜,也是這部作品一直堅持的劇作主題。

製片人靖雷 提及,《溫暖的味道》這部作品緣起在2015年6月,到最終播出完成的2021年6月,跨越了整整六年的時間,在創作過程中,主創們一直在尋找這部劇的基調和底色。最終決定在這部劇中展現中國農村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以及喚醒人們心中那份期冀已久的田園風光。希望這部劇能夠在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的同時,呈現出大家內心深處展望的美好生活畫卷。

紮根現實主義,聚焦鄉村振興新形勢

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文聯原副主席、著名文藝評論家仲呈祥 認爲,《溫暖的味道》中,“味道”這個詞用得很好,這是一種精神,是今日中國農村的一種和諧的人生氛圍。《溫暖的味道》揭示了和諧哲學的味道,使這部戲有了獨特的宗旨、獨到的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電視劇創作者要自覺擔當起爲時代畫像、爲時代立傳、爲時代明德的神聖使命,只有把自己跟時代潮流,特別是像這部劇一樣,能夠和鄉村振興的內涵融爲一體,纔可能有新的思想發現和審美髮現。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一川 表示,《溫暖的味道》把敘事的重點放在美麗鄉村建設和振興上,並用輕喜劇的方式來敘述鄉村振興故事,這是一種引領美學的新嘗試。劇中添加了更加貼近當下日常生活的美食民宿、直播等時尚元素,使作品更加符合年輕觀衆的口味。在這個方面,這部劇在今年播出是及時的、很有意義的,而且它在鄉村喜劇方式的探索上,產生了一定的美學價值,值得重視、值得總結。

《中國電視》執行主編李躍森 談到,《溫暖的味道》是鄉村振興題材電視劇中一部有新意、有深意的作品,非常新穎、別緻、好看!該劇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個發展理念貫徹到作品的始終。在人物塑造方面,借鑑了類型劇的創作特點,並把這種手法與現實主義精神結合起來,使每一個人物都跟時代精神高度契合,通過人物不同的成長,多層次、多角度來體現時代精神。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教授 盧蓉認爲,《溫暖的味道》緊扣時代主題,在表達策略上,其視覺風格精緻唯美,有美食廚藝的穿插,有美麗風光做架構,還有輕喜劇的風格。這當中既有年輕派的漫畫呈現、也有手機彈幕和粉絲的互動,這些元素把鄉村振興的主題用一種接地氣的家常裡短、柴米油鹽的樣貌來進行溫暖的田園生活般的娛樂化表達,這是一種選擇,一種嘗試。

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黨委書記、主任 劉天金表示,以往農村題材電視劇,其敘事視角往往放置於“村內環境”,而《溫暖的味道》則將視角放在了更爲廣闊的空間。劇中多處表現了西海市與後石溝村之間的緊密聯繫,也展現了當代社會發展對於鄉村生活的強烈衝擊,這些都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同時,這部劇對鄉村振興的理念進行了精準的詮釋,而幽默詼諧的故事也能夠讓更多觀衆、特別是年輕一代觀衆去關注三農、關注鄉村振興,這是這部作品最大的價值和意義。

《文藝報》編審、藝術評論部主任 高小立提出,過去的同類型作品中,村官作爲主角往往着重塑造其勇氣和擔當,是一種強勢型人物塑造。但是《溫暖的味道》主角孫光明卻做菜、品茶、種地、搞民宿,在任何一項重大時刻都充分地尊重村民的不同意見,這種弱化其政績表述的藝術手法,反而讓孫光明的形象更加貼近百姓、溫暖人心。在孫光明眼中,這方土地不僅僅是村民世代賴以生存的地方,更是他們靈魂安放的精神家園,從這點來看,該劇對於孫光明的塑造不僅貼近生活、更貼近了時代。

《光明日報》文藝部副主任李春利 認爲,“溫暖”是積極的現實主義,“味道”是泥土味和煙火味,《溫暖的味道》以貼近當代人的方式去詮釋農村遇到的新問題,將美食與現代農村勾連起來,立足於民生問題,充滿着人文關懷。我覺得這部劇最大的特點就是飽含對生活、對生命、對家鄉、對祖國的熱愛。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的男主角靳東也不再是“霸道總裁’的形象,他演繹了帶着人性弱點的普通人,流量演員帶動社會正能量,把流量變成能量,用演員的影響力改變農村題材作品的固有模式,這也是一個探索。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視協主席胡佔凡 針對研討內容做了總結髮言,指出: 在衆多鄉村振興題材作品中,《溫暖的味道》可以說與衆不同,這部作品開創了以輕喜劇形式表現鄉村振興的思路,將“綠水青山、美麗鄉村”變成非常好的創作主體,把一個深刻的題材以亮麗、時尚的方式呈現。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作爲電視劇工作者,怎樣創作好這個題材,需要好好思考,而《溫暖的味道》在這方面提供了一些啓示。希望《溫暖的味道》劇組團隊能繼續創作這樣優秀的電視劇,豐富中國的電視劇園地,推動中國電視劇不斷的向上發展。

《溫暖的味道》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現實主義創作擔當,把精神高度和文化內涵春風化雨般地融會貫通於人物塑造、情節鋪陳與情感表達中,通過高品質的視覺藝術提升了作品的思想主題,用高度共情的溫暖現實主義創作手法講述當代鄉村故事,既謳歌了新時期鄉村生活的幸福美好,同時也對未來的鄉村發展展開了熱切地想象。《溫暖的味道》一劇帶給我們的不僅是對優秀作品的回味,更是爲如何能在新時期創作出更多、更優秀的當代農村主旋律電視劇作品提供了創作上的啓發和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