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摘》五行暢遊碼 智慧升級一碼暢遊

高市府全國首創「燈會碼」,讓遊客一碼在手暢遊「2022臺灣燈會」。

「2022臺灣燈會在高雄」橫跨愛河灣、衛武營雙場域,超過180件作品、200組精彩節目的規模,也讓燈會期待值升到最高點。展現創意美學的各項作品值得一遊再遊,雙場域之間的交通重要性不言而喻,又需因應後疫情時代,高市府以大家已養成習慣的「掃碼(QR CODE)」實聯製爲發想起點,推出全國首創「燈會碼」。

快至臺灣燈會防疫平臺註冊預約燈會碼,前20萬名加購五行暢遊碼還送可愛虎爺小提燈。

「燈會碼」讓遊客一碼在手,滿足防疫實聯制的要求,還同時享有交通、活動、消費三大服務,遊客可以先上「臺灣燈會防疫平臺」註冊後免費取得「燈會碼」,就能線上預約燈會限定作品、展演活動,之後便可於現場直接掃碼快速通關;也可再加購「五行暢遊碼」優惠方案,先前取得的「燈會碼」就會進化爲交通PASS,24小時只要99元就可以無限次搭乘捷運、輕軌跟高雄市公車,也可享有騎乘Youbike及搭渡輪優惠,全方位整合五種運具。

前二十萬名購買「五行暢遊碼」的民衆,還能獲得只送不賣的虎爺小提燈「大吉虎」,由交通部觀光局委託設計,將傳統虎爺威猛外型轉變成外表圓滾、溫和且平易近人的可愛樣貌,大大的虎掌寫着「大吉」和「大利」,祭祀虎爺的供品也做成可愛的小配件,在疫情尚未完全平歇的今日,給人精神上滿滿的療愈及安心感。

後續「燈會碼」更會連結千餘家在地商家感恩推出的超值優惠折扣,憑藉這一碼在手,除了逛燈會,還能去旗津大啖海鮮與番茄切盤、或到美濃吃粄條、田寮吃土雞,又能輕鬆暢玩蓮池潭、西子灣、崗山之眼等知名景點,讓你高雄玩到瘋,暢遊這個見證高雄成爲兼具智慧及創意美學之偉大城市的「新燈會」。

裝置藝術「巨人的夢幻花園」比人高出2到3倍的巨人花園現身駁二碼頭,巨大造型與奇幻繽紛的燈光設計突破想像,成爲IG打卡熱點。(攝影/Carter)

燈會聞香版 精彩作品搶先看

走在駁二特區,灣岸映入眼簾的,是一片巨型的夢幻花海。澳洲團隊Amigo&Amigo製作的「巨人的夢幻花園」54朵比人還高的巨型喇叭花,搭配白天、黃昏到夜晚的景色,呈現奇幻斑斕的燈光設計,穿越花海中彷彿來到巨人國度,花朵間還會傳出悠揚旋律,有如童話般的氛圍,讓路過人羣舉起手機拍不停。

「大海怪幻想曲」八隻觸手串連着八隻鐵桶做成的大鼓,組成一隻蒸汽龐克風格的巨型海怪,是具有互動性的燈光裝置藝術。(攝影/Carter)

「大海怪幻想曲」八隻觸手串連着八隻鐵桶做成的大鼓,組成一隻蒸汽龐克風格的巨型海怪,長達100公尺的LED燈條在夜空下發散光芒,只要一打鼓作品就會發光,散發歡樂童趣。另外由英國與德國藝術家打造的「手機人生Absorbed by Light」長椅上出現低頭滑手機的人型塑像,臉上反射着手機發出的藍光與各種表情。作品中間的空位,邀請觀衆走入作品,成爲藝術的一部分。此外臺灣藝術家李文政以各式招牌爲靈感打造的「臺灣夢」,熟悉的鷹架和霓虹招牌透過燈光投射映照,濃縮時代樣貌,創作出散發道地臺灣味的生活光境。

「手機人生」長椅上出現低頭滑手機的人型塑像,作品中間的空位,邀請觀衆走入作品,成爲藝術的一部分。(攝影/Carter)

位於駁二蓬萊區旁的哈瑪星百年鐵道,2018年備受好評的「哈瑪星光任務」也於燈會期間重啓。弧型鐵軌上安裝上萬顆LED燈,夜晚在土地上點亮一條條優美的弧線,結合哈瑪星的鐵道歷史,予人穿梭時空的錯覺。此外結合開通的輕軌路線,行駛其間的列車也將成爲流動風景之一。

駁二藝術特區_臺灣夢。(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精彩活動迎接嶄新一年

今年「臺灣燈會在高雄」不但時間延長,涵蓋的藝文領域也更廣泛,平行展《貨櫃藝術節》以高雄港最具代表性的貨櫃爲媒介,今年亦配合燈會結合燈光藝術,邀請世界藝術家揮灑創作,讓貨櫃化爲海上閃爍的藝術繁星。駁二大勇區展覽「迎光Enlight」與「勻境/臺灣無名戰士紀念碑」也以光爲題,或是透過燈光投射帶來不一樣的藝術表現,而這些平行展也都會同步至燈會結束。

曾獲第一屆臺灣光環境獎的「哈瑪星光任務」,將在2022臺灣燈會重啓作品燈光,以光爲媒介,鐵道爲載體,在夜晚大地呈現優美光弧。(攝影/Carter)

由好日文化有限公司與《拚場藝術撞擊》團隊創作的燈會平行展「勻境/臺灣無名戰士紀念碑」運用當代藝術重新面對在地歷史,說一段旗津臺灣無名戰士紀念碑的故事。(圖片提供/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此外高雄藝術展演重鎮,同時也是主會場之一的衛武營,同步推出「新春燈會系列」,到2月底接連推出表演節目、熱鬧市集和體驗活動,祈福大鼓及舞龍舞獅跑跳全場、全臺首創布袋戲川劇變臉及木偶360度快速耍花槍藝曲逗熱鬧,福虎生風的藝文匯演鬥陣迎新春。精彩表演還包括「羅大佑X簡文彬X彭佳慧 跨樂衛武營音樂會」、9m88「暫時集合」及春美歌劇團等,在燈會期間爲民衆帶來全方位的感官沉浸。

本文作者:李瑰嫺

《高雄畫刊》20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