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千軍萬馬,你也可以是唯一的玩家|廈門大學新傳考研經驗帖

@TuTouSuo™️

*小紅書:禿頭研究所新傳考研

*2025經驗帖專欄:首先恭喜2024屆的賽博朋友們成功上岸,過去的一年時間裡我們曾一起“以理想入世,對抗荒謬世界”,如今一切都已塵埃落定。這一路,你們尋找到了爲之努力的目標,創造了冬日奇蹟與新的春日景象;感謝所有與我們並肩的朋友,也是因爲你們的支持與鼓勵才能讓禿頭所走到現在並繼續堅持着做自己想做的事、去擁抱不同的可能性。理想與現實從不是相互對立的存在,它們彼此融合、又相互妥協、掙扎,也正是這樣,才顯得尤爲珍貴。

*2024年,禿頭所同樣期待與新的朋友在賽博空間相遇,能夠一起逃離軌道,奔向新的曠野!

場上沒有別人。

@TuTouSuo™️

我 先講基本情況! 我本科雙非新聞傳播專業,一戰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專碩,初試總分 399,擬錄取排名第九名。 我學習起來大約是有點卷的那種,日均學習時長在10—12小時,所以這不算是一份無痛上岸經驗帖。

去年四月份我還在實習,五月份回到學校,做了一張大的 excel表,整理了我看過許多經驗帖後總結出的各科學習時間線和學習資源。 現在回過頭去重新看這個exc el,想說的是: 沒有哪份資料沒看過、哪個課程沒上過就一定上不了岸,學習方法、學習技巧也總因人而異,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

在這個努力和運氣都不可或缺的競爭裡,希望這個經驗貼能給迷茫的你一點小小的幫助,也傳遞一些我的好運氣 ~( 小紅書: littlemalaimo)

º 公共課|保持穩定

️/ TuTouSuo Monsters /

英語

1、背單詞:放在第一個寫因爲很重要,我從2月份開始認真背單詞直到考前,每天200—300個。每一輪用不同的軟件背不同的單詞書,整體背了2-3輪。到後期就不背單詞書中的新詞了,只背app中的遺忘詞彙和做真題時不會的詞彙。app:墨墨背單詞、萬詞王但我覺得用什麼app差別不大,選自己喜歡的就行

2、長難句:5月初做真題閱讀前,用扇貝考研app練了一週長難句,每天1-2句,爲之後閱讀做復健。(長難句基礎差的朋友可以早點練、持續練起來)(學長難句和背單詞一樣,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在出去玩的路上就學了,我很喜歡!)

3、閱讀:5月開始,每天1—2篇。順序是:英一10—17年——英二01-19年(留3—5年等後期水平穩定後再做)——二刷英二。最開始每做完一篇後根據唐遲閱讀課更正錯題、通讀文章、進行復盤(包括記憶生詞、梳理長難句、錯題分析等等,覆盤很重要!);熟練後只看錯題講解。剛開始做閱讀,五道題錯四個也很經常!到十一二月份就基本只錯一個或全對了。

4、小三樣:9月開始寫真題小三樣(完型、新題型、翻譯)。學習資源:新題型劉琦、翻譯唐靜、完型易熙人。小三樣的網課我看得不多,主要是學一些做題技巧。比如完型很強調上下文之間的關係,需要填空的單詞一般在上下文中能找到同義單詞或幫助推斷答案的關鍵句,因此需要留意捕捉提示詞;新題型沒有干擾項,可以直接對應答案——諸如此類的技巧可以看網課學習,但是不用花在網課上太多時間,只要訂正、覆盤、背不熟悉的真題單詞就可以了。

5、完整真題:除作文外的題型寫得比較熟練之後,就開始按照每週做完一份完整卷子的頻率做真題。基本是一天做閱讀(一下子做四篇,統一訂正,可以更好地瞭解自己的易錯點!!)、一天做完型、一天做新題型和翻譯,剩下的時間彈性調整。因爲有時候閱讀或完型比較難,會需要花一到兩天。每天給英語安排40min~1h的時間比較符合我的習慣。

6、作文:學習資源:“Fiona的英語美食”。我11月份開始準備作文,主要是整理模板、背模板、自己嘗試寫。

政治

1、7月-8月:精講精練(書)+徐濤強化課

2、9月-10月:肖秀榮1000題刷2~3遍;翻看肖秀榮背誦手冊

3、11月-12月:刷了市面上能找到的選擇題押題,包括肖四、肖八、腿四、徐六、米三等等,背其中的錯題,整理時間線和易混淆的題目。最後我大概整理了4張A4紙的我自己不熟悉的知識點,考前就只看這個。大題只背了肖四。

4、肖四大題我背了三四遍,背得很熟,但到考場上不會把答案和問題對應起來,所以亂寫了一通。建議朋友們可以提前練習一下根據問題回答對應答案,不要只背答案。不過亂寫一通(密密麻麻寫滿版)也考了83分,所以不用太擔心。

º 專業課|跨考也能速成

️/ TuTouSuo Monsters /

雖然我本科也是新聞傳播專業,但主要是專業實踐比較多,沒有學到什麼理論知識,因此可以算是從零學起。且正式投入專業課學習的時間比較晚,從7月份開始認真備考,每天的學習時間除了各分配給英語和政治1小時外,都用來學專業課了!(跨考的朋友們不要擔心!!)

7月之前:看基礎書目

跟着禿頭所公益帶讀讀完了《傳播學教程》《新聞學概論》《網絡傳播概論》,又額外讀了《大衆傳播理論:範式與流派》。還根據上一屆上岸學姐的筆記整理了傳播學的框架筆記。

7月-8月:整理框架+背書+公益帶練+實務+學習小科目(廣告、品牌、公關)

1、整理框架:可以把框架簡單理解爲思維導圖,既可以用來定位某個知識點,又可以梳理整個學科的脈絡。我是參考了上岸學姐的筆記,利用word目錄+A4紙畫思維導圖的方式整理框架,並不斷往框架筆記中填充知識。在這個階段會碰到很多很多新的知識點和理論,也不知道如何判斷每個知識的重要程度。我的方法是遇到不會的就微信搜一搜,然後整理到自己的筆記中(這個過程還是很重要的,像今年廈大專碩名詞解釋考到的“卑鄙世界綜合徵”這個比較陌生的概念就是我在這個階段補充到筆記裡的)。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漸意識到哪些知識對於考試來說是邊緣知識,後期可以有選擇性地刪除,或者是簡單瀏覽、不花時間背誦。

2、背書:我七月份就開始背框架筆記(也就是基礎知識筆記),每天2~3個小時。(什麼時候開始背書、每天花多長時間背書,都依照個人的習慣有所不同!找到合適自己的方法就好!)在背書的方法上也嘗試過很多技巧,諸如艾賓浩斯記憶曲線、記憶卡片等等,但都不太適合我。我到後期才摸索出我比較喜歡的背書方法:把同樣的內容連背三天,時間安排在早上起牀後和晚上睡覺前。按照這種方法,我在第三天就可以大致記憶下第一天陌生的內容,然後在第三天背誦一部分新的知識。用這個方法最開始會讓人很焦慮,總覺得背不完了背不完了,但事實證明不會背不完誒。我自己的傳播學、新聞學、廣告學基本背了8遍,其他小科目也在4-5遍。

3、公益帶練:7月份會有很多機構開啓公益帶練活動,我自己沒有參與寫題,但是加入了禿頭所和誇誇其談的公益帶練羣,每天會看別人提交的作業以及學長學姐的批改意見,大概瞭解寫簡答題和論述題是怎樣的。

4、實務:廈門大學考察實務的次數不是太多,但是評論和消息的寫作能力都需要慢慢提升,所以暑期開始實務練習比較合適。我的安排是一週寫評論,一週寫消息。評論會跟禿頭所的公益批改(去年是每週三公衆號發佈題目,按提交序號抽取批改),我被批改過幾次,學姐學長點評很用心很清晰,我每天打開郵箱期待點評也很開心(?);消息的練習我會從寶廠的實務批改平臺自己選題,根據優秀作業自己批改。

5、學習小科目:我擔心自己學不完小科目,報了泡麪島的暑期課程,整理相關筆記。參考書目:《廣告學概論》《廣告心理學》《品牌學概論》《公共關係學》。

9-10月:寫題+整理專題+背書

1、寫題:我報了禿頭所的秋日答題班,每三天一次課,也意味着每三天寫一次題,這個頻率對我來說比較合適。每三天的學習內容大概是寫題——收到批改——上課——整理專題與覆盤。寫題的過程始終是很痛苦的,最開始是痛苦地寫不出來,最後是痛苦地寫出來了但總是覺得很糟糕。即使這樣,也必須寫、持續寫、反覆寫。無論是報答題班還是自己找批改都可以,關鍵是要以一個穩定的頻率寫題改題整理專題。

2、整理專題:我所用到的專題學習資料基本就是禿頭所課程ppt和上岸學姐的筆記。我會把學姐筆記按照自己的理解重新整理成word文檔,禿頭所的課程則直接在ppt上做筆記,減少複製粘貼的工作量和時間。整理專題本質就是整理某一專題的不同設問與答題角度,設問即原因、困境、影響、措施、理解等,角度即PESTEL、宏中微等。同時也要關注院校常考熱點專題,比如廈門大學前兩年常考國際傳播,近兩年常考新聞真實與客觀、新技術專題、媒介專題等等。

3、背書:還是按照同樣的內容連背三天的方法,在背框架筆記的基礎上也開始背專題筆記(自己的word版筆記和禿頭所的ppt),同時這個時期我也開始背新聞史。廈門大學的新聞史基本只考名詞解釋,且考報刊報人比較多,所以我的方法是在禿頭所的名詞解釋小冊子裡劃出歷年真題詞彙與重要報刊報人,把小冊子當背誦材料。

11-12月:寫題+整理專題+背書+框架練習+模擬考

1、寫題、整理專題作爲常規內容不調整。

2、背書:這個時候已經寫過很多題目了,所以開始背之前寫過比較好的題目和框架。比如我之前寫過一道“談談傳統時代與智媒時代廣告業的變與不變”的題目,在覆盤時我發現這道題屬於廣告類基礎題目,答案可以遷移到許多問題中,於是給這道題寫了超2600字的答案,經常翻看記憶。這份答案中的許多答題角度、案例、語料我後來在寫廣告題目的時候經常使用。

3、框架練習:到後期沒有很多時間寫完整的題目,就要開始重點練習寫框架。我報了三年兩夏在十月底左右的框架練習活動,一共寫了45天,每天提交作業後學姐會隨機挑選點評。從這個時期開始我每天寫一道框架,並根據其他同學的作業覆盤前一天的作業。框架練習在時間珍貴的後期還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練習快速破題+寫小標題的能力。大家可以從院校往年真題和相似院校真題中抽題目自己練框架。活動要交32.8元費用,上岸後可退寫到這裡纔想起來可以退這筆費用開心地去要錢了

4、模擬考:雖然還寫不出來題但竟然就要開始模擬考了。我報了泡麪島的模擬考,再加上自己給自己模擬,總共大約3—4次。從第一次模擬考試(距離正式考試39天)150分的卷子只寫完了100分,到最後一次考到120+,模擬考的效果還是立竿見影的,對分配時間、提升手速都很重要。泡麪島的模擬針對廈門大學而言還是不錯的,考試題目和學姐批改我都很喜歡,最後考場上也用到了模擬考覆盤後整理的框架。

º 考場上沒有別人

️/ TuTouSuo Monsters /

考研期間我的書桌貼了兩張便利貼,一張寫“場上沒有別人”,一張寫“90+80+120+120=410”。兩張便利貼是一個意思:考到這個分數就能考上廈大,無論有多少人在共同競爭。

即使考研千軍萬馬,你也可以是唯一的玩家。讓你的世界以自己爲座標軸展開吧。

祝福你啊啊啊啊啊啊————

ꕤ⋆⸝⸝Idealism

「逃離軌道 奔向曠野」

禿頭所2025屆全程班

以實用應試,尋找新的綠洲

⸝⸝Spring Festival

「2025屆TTS春日實驗企劃」

三門學科基礎知識

傳播/新聞/網傳/理解新傳學科

⸝⸝creat new world⸝⸝

「2025屆TTS新傳公開課」

讓想象力奪權

DON'T CRY!!RESIST!!!

「小破所打工人工作時間」

每日9:00-21:00在線

✧週末及節假日回覆有延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