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AI領軍 臺灣半導體2024拚高峰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經理範哲豪指出,全球總體經濟受到高通膨影響、俄烏戰爭等總體因素影響,削弱終端電子產品市場消費動力。Gartner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PC出貨量總計2.5億臺,相較2022年下滑9.1%。IDC最新預測報告表示,2023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預估將年減4.7%至11.5億支,主要原因爲經濟前景疲軟,且持續性的通膨,抑制消費端需求、延長換機週期。但隨着時間接近2024年,庫存問題逐漸改善,預期2024年手機市場將逐漸復甦爲正成長。

在終端電子產品市場低靡之際,根據Gartner最新預估2023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爲5,345億美元,年衰退10.9%。然而,我國半導體產業位居全球第二名的地位,爲全球市場供應最先進的半導體晶片,現今3奈米晶片已量產,並已成功應用於高階手機產品中,2奈米制程技術研發進展順利,將如期於2025年量產。

工研院IEK預估,臺灣IC設計業因AI技術在各個行業中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加,將帶動對高性能及低功耗的晶片需求;IC製造業仍以最先進製程投入高階產品應用,將持續爲未來貢獻營收;IC封測業則受惠於生成式AI的崛起帶來全新的機遇;化合物半導體的市場成長空間大,其重要性亦隨着節能與次世代通訊的議題發酵而逐漸受到矚目。預估2023年臺灣IC產業產值爲新臺幣4.3兆元,較2022年衰退11.2%。

展望臺灣半導體產業在2024年,工研院IEK表示,隨着庫存調整進入尾聲、終端消費市場需求回溫,加上在AI、高效能運算等應用需求持續推升之下,臺灣IC設計、IC製造與IC封測產業皆有望擺脫市況不佳的情勢,逐步恢復正成長態勢,展望2024年臺灣IC產業產值將達新臺幣4.9兆元,較2023年成長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