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大鬆綁! 大樓也能當科學園區

科學園區設置將有大變革!隨着時代發展,一棟大樓也可以成爲園區,複製南港軟體園區、內湖科學園區的成功經驗,可望吸引軟體、新創公司進駐。未來大樓式科學園區將秉持過去執行方式,由科技部承辦興建,採只租不售方式經營

科技部近日公告《科學園區新設園區遴選作業須知》,主要精神是放寬科學園區設置下限,一棟大樓就能成爲科學園區,並且設置地點都會區內,鄰近既有大學研究機構生活機能交通都要很方便。

官員指出,目前竹科中科南科等三大科學園區,都是劃定土地範圍,由科技部出租土地或標準廠房廠商使用,類似工業區,以生產製造爲主。2018年科學園區設管條例新制上路,將名稱中「工業」兩字拿掉,讓科學園區設置方式大鬆綁,不再以大面積土地進行開發。

在即將實施的新制中,將推動「都市型園區」,採園一體、以軟扶硬、軟硬整合、推動產業升級目標,設置大樓式科學園區,吸引高階軟硬體研發設計與新創產業進駐。官員指出,都市型科學園區的基地規模以5公頃爲上限,以建置大樓的方式爲主,特別強調交通區位優良,要在轄區管理行車距離50公里以內、與交流道或高鐵站距離10公里以內、鄰近既有產業聚落、半徑3公里內要有科研大學或國家級研發機構。另外同時要兼顧生活機能,設置時須考量半徑3公里內的生活與公共服務設施醫療設施、教育設施等,以吸引年輕人到都市型科學園區上班。

現在南港軟體園區是由經濟部管轄,內湖科學園區則是由臺北市管轄;未來都市型科學園區將由科技部負責選址、興建,並依循現在三大科學園區的管理方式,採「只租不售」的模式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