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行情能走多遠?關鍵因素是要出“爆款”

上週A股市場呈先抑後揚走勢,在週三出現較大回撤後,創業板指連續兩天上漲收復失地,科創50指數累計上漲逾4%,以半導體爲首的科技股表現搶眼。

本輪科技行情能否延續?機構觀點分析認爲,本輪科技股行情尚未形成以點帶面格局,因此科技股走勢預計將逐步分化景氣程度較好、新產品預期較強的分支有望持續跑贏大盤

科技股行情能否延續?

方正證券策略團隊統計顯示,以持續時間超過3個月,超額收益超過20%爲標準,2009年以來科技股有5次階段性行情。上述幾次行情均能找到產業層面上的強勁驅動,即產品的創新和新技術以點帶面的應用,其中,科技週期往往起決定性作用。

且歷史經驗顯示,科技股行情強度的決定因素有三點,分別是科技週期的廣度流動性環境以及科技創新層面的政策。其中,科技週期的廣度是決定科技股行情的核心因素,流動性及政策利好只起推動性作用。

方正證券判斷,短期科技股仍將受益於流動性和政策兩方面的催化因素,但持續的科技股行情通常需要重量級的應用或者產品。當前,A股尚未形成以點帶面的格局,因此科技股走勢將逐步分化。景氣程度較好、新產品預期較強的分支有望持續跑贏大盤。可階段性關注智能汽車、半導體、新能源以及國防軍工等方向。

國盛證券認爲,當前指數結構偏弱,但同時,以半導體爲主的科技股卻逆勢走強,結構性行情凸顯。可重點關注半導體、5G、元器件等科技板塊輪動機會,同時注意控制倉位,需謹防指數一旦走弱給市場帶來的負反饋效應,從而造成科技股被動調整

半年報窗口重回業績主線

與此同時,隨着半年報窗口的臨近,不少機構開始關注半年報業績超預期帶來的交易性機會。

民生證券策略研究團隊認爲,半年報窗口可能是下半年最好的投資時段。民生證券表示,A股今年的盈利節奏概率是前高後低,自上而下綜合來看,年中到三季度可能是指數層面的全年高點,因此目前的半年報窗口期可能是今年剩餘時間中最好的投資窗口。風格建議弱化週期,科技股行情有望延續,消費股在估值消化後值得中長期佈局。短期需注意的是,節奏上要高低切換。

粵開證券策略團隊同樣建議配置上重回業績主線。粵開證券表示,展望下半年,利率邊際上行,股市資金面維持中性。在此背景下,A股的核心邏輯在分子端,高增長及低估值是今年下半年行情的主要邏輯。建議選擇股價尚未充分反映成長、風險收益比較高,後續有望補漲的板塊。如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高增長,市場表現卻相對滯後的部分板塊,主要集中在科技板塊,包括航空航天裝備、光學光電子電氣自動化設備、半導體等。

流動性無憂市場整體平穩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團隊表示,上週市場出現一定調整,尤以大盤股的回落較爲顯著。但近期的調整更多是交易層面的博弈行爲,且中盤風格的表現強於大盤。往後看,不確定性逐步落地推動風險評價下行,疊加無風險利率下降的可能,悲觀預期逐步修正。如若市場繼續下跌,將會出現難得的“黃金坑”。

中信建投證券策略團隊表示,從經濟層面看,2021年下半年我國經濟整體平穩,大宗商品價格回落,流動性保持合理充裕。因此,市場或保持當前波瀾不驚的平穩運行狀態不變。從行業比較的層面看,成長股和長久期的消費股有望持續佔優。

中信證券策略團隊認爲:一方面,場外資金觀望情緒加重,存量資金的風險偏好回落,看短做短的博弈性交易將逐漸退潮;市場短期仍由投資者行爲主導,半年報披露和季末流動性預期影響下,本輪行情的時間約束漸強,市場跨月波動將加大,業績將逐步替代估值,成爲市場主要驅動因素。另一方面,全球“再通脹”交易接近尾聲,美聯儲政策退出節奏難超預期,對新興市場負面影響有限,且A股依然能在全球權益市場中保持較強的吸引力。配置上,建議強化對高景氣成長板塊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