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iCHEF:雙北餐飲業上週末業績衰退逾6成

雙北疫情警戒標準提升至第三級,智慧餐飲科技業者iCHEF經大數據分析指出,雙北餐飲業營收上週末均大幅衰退逾6成。根據規範相似的新加坡經驗封城後頭2周受衝擊程度最大,期間除了外帶需求增加外,外帶自取需求成長幅度更明顯。

iCHEF自系統資料庫抓出雙北地區超過2900間餐廳,自疫情升溫及宣佈第三級警戒前後(15~16日)營運資料。由於新加坡相關規定臺灣相似,因此對比去年4~6月新加坡封城期間的餐飲變動數據,追蹤疫情對餐飲業影響,作爲臺灣餐廳的餐飲景氣走勢預期參考。

iCHEF發現,在政府公佈升級第三級警戒前後2天,雙北餐飲業營收與上週末相比均衰退逾6成,其中臺北衰退達67%、新北衰退62%,臺北市交易量亦衰退47%,幅度大於新北,推測因臺北許多餐廳爲週末娛樂聚會場所,使受衝擊程度更大。

新加坡去年4月7日至6月1日封城,不允許餐飲內用、僅可外帶或使用送餐服務。iCHEF指出,新加坡餐飲業受現場用餐限制,雖然外帶外送金額及交易量佔比巨幅成長,但整體營收年減達44%、交易量亦年減達28%。

而新加坡餐飲業以封城後頭2周受衝擊最重,營收年減達近6成,第3周後衰退幅度開始略減,直至封城結束後第3周恢復年成長、第5週年增率達3成。交易量則在封城結束後5周緩步回升至去年全年水準,但仍然較前年衰退。

iCHEF根據馬來西亞與新加坡經驗觀察,指出一旦防疫升級導致不能內用時,除了外送需求增加外,「外帶自取」需求會上升得更明顯。主因外送還要負擔外送費單價較高,推估會有更多防疫隔離期間的家庭用餐,將會透過外帶「平價餐點」來解決。

由於小餐廳對自身餐點在外送平臺上表現的控制能力有限,多是被動等待訂單,新商機將來自能自主接單的「外帶分享餐」。iCHEF數據觀察發現,在雙北宣佈三級警戒前,iCHEF 點餐網站一個週末開通量增加達10倍,顯示餐廳紛紛透過數位工具自救、抗擊疫情再起危機

iCHEF共同創辦人程開佑表示,消費者會想查詢自身防疫地點附近有哪些店可外帶、菜單及是否仍有營業店家網路上搜尋不到等同不存在。建議餐廳老闆儘快開通、建立並更新Google我的商家,直接綁定iCHEF點餐網站,減少額外花時間接電話接單的繁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