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牛突破變局 氣壯如牛

黃崇仁對2021年事業獲利非常看好。圖/本報資料照片

林百里(左)比鄭崇華(右)小一輪,兩人生肖都屬牛。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牛會」裡,力晶集團創辦人黃崇仁也是其中一頭牛,12年前的牛年時,他正爲DRAM產業紓不紓困頭痛不已,八年多前因不敵DRAM價格崩盤,只能黯然的讓力晶下市。

12年後的牛年,黃崇仁不但靠着力積電翻轉重生,還重返資本市場。12生肖一輪時間,黃崇仁對「從下市、欠錢、還錢,到重返上市」的感想是:「難得有這樣的機會,我不虛此生。」

負債千億元,到成爲「全球唯一從DRAM公司成功轉型晶圓代工產業」的過程,讓媒體爲黃崇仁冠上「九命怪貓」的稱號。在衆人不看好時,黃崇仁能從負債逆轉爲年年獲利,2018年獲利還破百億,所以,對2021年,黃崇仁這頭有「九條命」的牛,自然是很有自信的說:「絕對賺錢!」

特別是,被稱爲是「小臺積電」的力積電,是訂單滿滿,也讓黃崇很是得意的說:「天天在協調,產能到底要給那一個客戶?」

當然,在科技界得意的牛不只是黃崇仁。2021年1月4日,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當着臺達電創辦人鄭崇華的面表示,臺達電、臺積電只差一個字,但都是臺灣的「護國神山」,因爲電腦對臺積電的晶片、臺達電的電源供應器都不可或缺。

當天,林百里以生策副會長身分,介紹應邀到場演講的鄭崇華。林百里與鄭崇華不只同是科技人,也同樣都屬牛。

鄭崇華是典型克苦耐勞的創業者,13歲時經歷過國共內戰父母失散,跟着舅舅輾轉來臺,靠着遠房親戚接濟完成學業,早年的克苦經歷,也養成他勤儉持家的性情,在臺達電市值突破千億元后,依然自己開着一臺十多年的老富豪上下班,直至後來實在太忙,加上車子真的太老舊、更重要的是不「環保」,才換上節能的油電混合車,同時也請了司機接送。

現在提到臺達電、鄭崇華必然與「環保」、「節能」畫上等號。說起來,與鄭崇華創業時期經驗有關。他在演講中說道,1971年創立臺達電時,是臺灣經濟發展迅速,用電量每年增加,供電吃緊,有時還輪流停電,當時,他就覺得應該要改用效率更高的交換式電源,纔是快速的解決方法

於是,鄭崇華決定投入開發輕薄短小、效率更高的交換式電源,同時訂下「環保節能愛地球」的經營使命。1983年臺達的交換式電源產品正式供應客戶,到2000年,所有電源產品效率都超過90%。2010年到2019年,臺達電生產的電源產品共爲全球客戶節省約314億度電,等於減少1,674萬公噸碳排放。

投身工業界60年,鄭崇華自剖,在一生經營企業體驗中,時常會想到企業的存在價值,雖然企業要有利潤才能成長,但更重要的是運用核心競爭力,做對國家社會有貢獻的事。

同樣屬牛、小了鄭崇華一輪的林百里,自從擔任生策會副會長後,就到處暢談他的科技人的生醫夢,2020年底還以「生醫人」身分獲頒臺北醫學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這已經是他第七個榮譽博士學位了。

林百里從科技人談「生醫夢」,不但沒人笑他,還視爲是佳話。1988年林百里創業時,是桌上型電腦的年代,當時,林百里就喊:「Computing must be mobile」,被笑是傻瓜

當電腦真的mobile後,林百里又喊:「Computing must be cloud」,又被笑。但是,現在他喊:「Computing must be AI」,不但沒人笑,人人都視AI爲是未來的新天地。2021年,林百里除了談科技人的生醫夢、AI外,又會喊出什麼來呢?頗令人期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