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TrendForce:伺服器產業鏈核心異動中 聚焦2區域

TrendForce研究,臺灣ODM廠佔全球伺服器主板生產比重高達九成。以L6主板而言,臺灣及東南亞等地主板生產比重今年都略有增加,中國則較去年下滑約6.2%。爲因應美系客戶需求,除了既有的臺灣產線外,包含以墨西哥爲主的伺服器組裝基地,均也開始陸續增添伺服器主機板生產線,如英業達(Inventec)墨西哥組裝廠近郊也規劃額外3條主板生產線;Wistron(緯創;包含緯穎)預計2023年初在馬來西亞增設生產基地以供調度,其他如富士康(Foxconn)、廣達(Quanta)等分別在越南、美國、墨西哥、泰國等也具備相對應的產能供調配。

不過,TrendForce特別指出,日後伺服器供應鏈變遷將迎來更多改變,如Google、AWS、Meta與Microsoft除已將大部分L6產線至臺灣,更規劃東南亞的南進基地來規避地緣政治風險,美墨邊境的彈性預留產線(buffer line)也陸續動工,但少部分出貨至非美地區的則維持既有生產規劃,也維持中國生產基地運作。

值得關注的是,「碎片化」模式也逐漸在伺服器供應鏈管理上發酵。如Microsoft與AWS已將過去單純的生產與組裝模式進行更細緻的分工切割,未來組裝不再僅由ODM業者的組裝廠來執行,部分專案也將委由系統整合廠(System Integrator)來協助,目的是維護供應鏈的穩定性,以緩解地緣政治所衍生的缺料風險。

TrendForce認爲,長期趨勢下,L6產線在中國與臺灣的佔比將持續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區域性的產線建置,以符合買方端分散風險,同時直接貼近終端需求地區的考量,且不僅爲產線移轉,相關的伺服器零組件物料配套也須一併配合,不排除後續也可能在物料上見到供應鏈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