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當代戲劇《千年之遇》 展臺中客莊百年風貌變遷

「差事劇團」客家當代戲劇新作《千年之遇》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展現臺中客莊百年風貌的變遷。(陳淑芬攝)

客家當代戲劇《千年之遇》,結合客家文化、戲劇及當代音樂,講述臺中石岡客莊農民生活變遷的故事。臺中國家歌劇院副總監鄢繼嬪22日在記者會表示,「差事劇團」在921地震後到石岡,以居民劇場的形式與社區互動,地震發生20多年後,已內化成在地的一部分,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客委會合作推出《千年之遇》劇場版,透過戲劇來展現在地力量。

「差事劇團」客家當代戲劇新作《千年之遇》將在臺中國家歌劇院登場,展現臺中客莊百年風貌的變遷。(陳淑芬攝)

九二一震災後,「差事劇團」進駐中市災區石岡,以戲劇藝術的力量重建社區文化,陪伴災區居民化解難恐懼與創傷,在地居民也創立「石岡媽媽劇團」。「差事劇團」新作《千年之遇》去年11月在石岡演出環境劇場版,今年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客家委員會合作,將在25日及26日在歌劇院小劇場演出。

「從1粒種子,長成年之樹」差事劇團藝術總監鍾喬表示,劇團自921地震後在地紮根22年,要延續專業及與居民社區互相學習的兩隻翅膀,與「石岡媽媽劇團」相互支持學習,今年與客委會攜手合作,兩劇團共同登臺,將客莊、農民及土地等重要課題透過戲劇表現,共同面對當代危機。

導演姚立羣則指出,石岡近200、300年來其實都在改變,地震災難可做連結,並帶來思考,要抽取其中面對未來的積極態度、分享有趣的事情,2只翅膀雖然有所交集, 但要過技術、方法及思考研究才能結合共振起飛。

《千年之遇》邀請日本薩滿提琴手阪本弘道打造魔幻提琴聲,並由3名資深南管演員、1名客家男演員、1名即興舞者,結合在地「石岡媽媽劇團」及在地居民同臺演出,全劇以客語爲主外,也有多聲道的語言,結合傳統戲曲、客家文化、肢體及聲音,呈現當代與傳統、客家與南管梨園戲的嶄新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