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新釋】葉國居/錢無力

住在大城,我依舊承襲莊稼人早起習性。妻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只可惜我不是鳥,城市也無蟲可吃。但是,她不知道城市中有意象鳥和形象蟲。冬日,我騎着機械狼往水湳市場奔去,外套鼓脹隨風飛揚,如同大鵬展翅。早起的大鳥,可以在同樣價錢下,優先挑選整個市場最肥美的蔬果,誰說大城無蟲可吃呢!

世道亂糟糟,市場生異象,這些日子,頻頻在市場中撞見熟識者,彼等像是被一種神奇的力量召喚,逛早市越來越早。隔壁的老許、對面街的老蔡,以及住在捷運站旁七老八十的黃媽媽,他們素不相識,但都宛若先知,不約而同羣聚在某一特價攤位,搶購物超所值的商品。我懷疑他們夜晚都作了相同的夢,寐中人羣擁擠,醒來爭先恐後。搶早市成風,彷若世界新潮。他們都有超能力,像是動物界的遷徙,可以感知未來。我深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偌大的市場裡,他們會像鳥一樣的飛,像魚一樣的遊,宛若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找到生存法則。

他們之所以練就超能力,全然是被節節攀升的物價所迫,正所謂一技之長是被逼出來的,學會強記不同地點、時間,不同攤位的出沒,以及最佳切入點。我雖然耳濡目染,卻始終厲害不起來。但我也並非全然麻木,一年來,若有似無意識到故鄉埤塘的吳郭魚變瘦了,莊裡成羣的雞鴨肉質變硬了,野生鱸鰻變短了,就連皮膚姣好的白蘿蔔也跟着衰老,皺紋縱橫,坑疤滿布,青菜打不起精神來。同樣的錢,如今只能買到這些東西了。再回頭看看,原來便宜如草灰的豆芽,價格悄悄冒出頭來,豆腐用方城捍衛自身的價值,它們羣聚在大城,向束手無策的消費者召喚。在此當口,只有早起的人才有選擇權,也莫怪老許、老蔡們,在每個天將嚮明的清早,不畏風雨挺進。

民國六十年,我六歲,母親帶着我去桃園新屋市場賣菜。天寒,市場特別冷清,拖過中午方纔將一擔青菜售罄。錯過回家班車,下班車要等九十分鐘,小孩不耐餓,哭得鼻涕兮兮。萬不得已,母親在市場面攤叫一碗兩塊錢的陽春麪,等我吃飽有力氣了,母子兩人走了五公里的路回家,沿着新屋溪迴轉茄苳溪的支流,面香一路尾隨,彎彎轉轉,又竄又鑽,沁入心脾,大骨湯配上爆香的油蔥,是家裡竈頭煮不出的味道。在客家農莊自給自足的年代,母親根深柢固的認爲外頭用餐昂貴,即使是一碗清湯白麪。那一天,她回家後才柴入爐膛,熱鍋填肚。即便家庭經濟改善後,一樣很少在外頭叫面吃。母親的人生,錯過許多版本的陽春麪。

陽春麪好吃,我造訪過許多遠近馳名的麪店,大快朵頤後,掏錢與找錢間,很少注意到價格問題。如今臺中城客家小鎮的陽春麪遠近馳名,偶帶母親品嚐。

「哎呀,五十元,錢無力啊?」母親問上價格大吃一驚。

錢無力,客家語,指幣值變輕,是經濟學中的通貨膨脹。她知道現在東西貴,但未料及當年二元的陽春麪已攀上五十元。對照母親當年賣菜的早市,客人姍姍來遲,她更不知道現在大城市場,出現許多早起的客人,時代不一樣了呀!早還要更早,人海浮沉,其中有一個是他的幺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