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讓政治變娛樂?黃瀞瑩:讓民衆用不同的方式瞭解政治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沒有了民進黨資源挹注,臺北市長柯文哲能在2018九合一選舉驚險過關,身邊的年輕幕僚功不可沒,用更貼近年輕人方式,把政治帶進民衆生活裡,7月時一支《一日幕僚》影片更是讓民衆參與政治有了新的見解。其中,因影片爆紅的「學姊」黃瀞瑩說,《一日幕僚》讓大家看到臺灣政治人物平時難以見到的面相,或許會有人認爲很娛樂化、是網紅,「可是這沒有什麼不好,只是用一個不同於以往傳統的方式,去了解臺灣的政治。」

▲「學姊」黃瀞瑩接受《ETtoday》專訪。(圖/記者屠惠剛攝)

不正經打選舉博目光 輕鬆化增民衆參與感

黃瀞瑩表示,阿北(柯文哲)常講早上7點30分開會然後都弄到很晚纔回家,但民衆平常只會在他受訪的時候看到他,其實不太知道他每天在做什麼,而一日系列就是跟着一個行業去了解一整天在做什麼,「後來想到,不如就透過他們的鏡頭,帶大家看市長每天都在做什麼」,當時就讓他們從市長還沒出門開始一直跟到晚上,讓大家瞭解市長一天有哪些行程都在忙什麼。

儘管《一日幕僚》讓民衆對於政治有了新的看法,也影響了這次選舉的走向與風氣,但面對這種比較「不正經」的參與方式,許多老一輩的民衆仍無法接受,炒話題、膚淺、網紅、綜藝化等,議員名嘴的批評也隨之而來。但看在柯營的幕僚眼中,影片的爆紅仍舊對選戰有正面的影響。

市井小民角度,黃瀞瑩認爲,民衆接觸到政治多是從過去的模仿節目開始,「其實臺灣人看政治不會想用太嚴肅的心態,甚至可能會希望說…因爲平常生活都這麼忙了、壓力這麼大,回家在看到政治新聞的時候,當然會希望沒有壓力、不那麼緊繃,大家可能會用另外一種角度去看政治新聞。」

「選舉娛樂化的話,這支影片帶給大家的是另一種效果,就是大家可以看到臺灣的政治人物不一定要用嚴肅的方式呈現。」黃瀞瑩說,臺灣的政治可以有更多其他的面向,可以去呈現臺灣政治人物的各種角度,儘管被批評很娛樂化、網紅,可是沒有什麼不好,「你只是用一個不同於以往不同於傳統的方式,去了解臺灣的政治。」

▲黃瀞瑩掃街也大受歡迎,人氣不輸柯文哲。(圖/記者林敬旻攝)

《一日幕僚》太紅 黃瀞瑩坦言曾想躲起來

「一開始會困擾。」黃瀞瑩笑說,影片當天播出後,隔天早上起來突然發現臉書上有各式各樣不同的交友邀請,「大家都來按交友邀請,其實前三天真的有被嚇到,甚至有點想要躲起來不要上班,覺得怎麼會突然引發那麼高的關注度,就有一點緊張,甚至不想面對這件事情。」

「當然後續會有一些批評出來。」黃瀞瑩說,時常可以見到不友善的留言,長相、身材、穿着、口條等,全部都被批評一輪,「一開始對這種言論辦法接受,爲什麼我不認識你,可是你要這樣批評我?」,一開始確實看到這樣的文章留言時候會有一點生氣,後來漸漸選舉開始後,有一些掃街或是主持一些行程,開始覺得讓大家知道我不是隻有外表,如果我可以在主持方面甚至是在社羣經營上有些其他的成果的話,「我覺得我蠻想要用這樣的方式來跟大家證明我不是隻靠外表。」

▲柯文哲「teamKP,挺柯P」活動競選辦公室幕僚黃瀞瑩、柯昱安市府發言人劉奕霆。(圖/記者林敬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