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商圈業者共同打「循環市集」新模式

孔廟商圈業者一起推動循環經濟圖文陳惠珍

爲推動循環經濟,鼓勵社區關注地方特色生活環境臺南政府文化局、臺南市中西區公所,與臺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推動109臺南市文社計劃好事共GO孔廟商圈永續好南人行動」,其中由茶布屋、七逃藝術與臺南企業藝術基金會共同攜手成立的「臺南循環經濟學Tainan C.E School」於今(25)日正式宣佈正式運作,未來將扮演「布循環」的實踐基地,以「循環經濟」爲核心,連結商圈中推動循環永續有共識的好南人,透過設計思維將孔廟文化特色及循環經濟理念導入商品服務形塑孔廟商圈零塑魅力亮點

此外,26日、27日兩天於府中街南門路封街舉辦的「孔廟循環創生文化節」,打造「循環市集」新模式共創臺南循環經濟新生活。

臺南企業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吳道雄表示,爲實踐企業社會責任,該基金會多年來致力於以企業專業發揮社會影響力,此次合作成立「臺南循環經濟學Tainan C.E School」是基金會推動創生的起手式,自七月開始改造茶布屋提供的空間,八月中旬完成第一階段改造工程,將此打造推動「布循環」影響力輸出的實踐基地,如開辦各式舊衣庫存布及其他可再生的物料,可以透過設計獲得新生。

另外,串聯好南人店家共創,發展各項循環永續及友善環境的商品,也期待透過商圈循環購物袋,讓商圈塑膠不再流浪啓動「循環創生」於商圈的可能,也爲2024臺南建城400年永續蓄積能量

該計劃共同合作單位七逃藝術負責人黃茂容指出,循環經濟是目前最夯的全球議題,孔廟商圈邀請所有的會員店家,一起加入好南人循環經濟的行列,針對業者各自的特色,推出舊衣改造、NG水泥袋、選舉布條等回收再利用提袋植物染布口罩文創商品,本週六、日於府中街、南門路封街擴大舉辦的孔廟循環創生 文化節,將以循環市集、循環手杯藝文漫遊、循環餐飲,打造循環市集新模式。

循環市集不提供一次性餐具與購物袋,將由茶布屋設計循環布旗購物袋,好盒器提供租借杯具餐盒,七逃藝術服務不鏽鋼便當盒,讓孔廟商圈成爲減廢永續的指標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