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前多F-35上身 美艦南海軍演驗證輕航母戰略

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黃蜂」號3月30日滿載F-35B戰機抵達蘇比克灣,準備參加美菲2019「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美國海軍)

美國海軍兩棲攻擊艦「黃蜂號」(USS Wasp)3月底部署印太區首度搭載了空前多F-35B戰機,參與了美菲2019「肩並肩」(Balikatan)聯合軍事演習。

據《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與《動力》(The Drive)網報導,攻擊艦上通常只會搭載6架F-35戰機,或是較舊的AV-8B「獵鷹」(Harrier)攻擊機。而「黃蜂」號搭載了近兩倍的F-35B戰機,在於幫忙驗證美國海軍陸戰隊認真考慮了多年的計劃,也就是將兩棲攻擊艦化爲輕航母

美國海軍正在考慮減少大型航母的數量,而這構想似乎愈來愈靠譜。多年來,美國8艘黃蜂級(Wasp-class)攻擊艦上,大約搭載了10架V-22「魚鷹」式(Osprey)傾轉旋翼機、4架AH-1Z「蝰蛇直升機、4架UH-1Y「毒液」(Venom)輕型直升機、5架CH-53E「超級種馬」(Super Stallion)直升機、6架戰機,以及數架用來搜救的MH-60「海鷹」(Seahawk)直升機。

隨着海軍陸戰隊開始以F-35汰換AV-8B攻擊機與其他戰機,戰略規劃人員也將兩棲攻擊艦重新定位爲「輕航母」。

事實上,美國海軍陸戰隊早在2017年闡述航空戰略時,便表明到2025年時,將有185架F-35B戰機,足以裝備7艘L-級(L-Class)攻擊艦。而美國海軍想要操作的起碼10艘L-級艦中,包括7艘黃蜂級兩棲攻擊艦,以及3艘較新型的美利堅級(America-class)兩棲攻擊艦。而1艘攻擊艦的排水量約4萬噸,還不到核動力超級航母的一半。

而這些搭載F-35「閃電II」(Lightning II)戰機的「閃電航母」(Lightning carrier)上,未來將有16-20架F-35戰機。相對的,美國超級航母上通常會搭載大約40架打擊機。而海軍陸戰隊估計,「閃電航母」每天應該能出動40架次的戰機,至於福特級超級新航母每天則能出動160架次的戰機。

美國海軍陸戰隊說,儘管兩棲攻擊艦絕不可能取代航母,但發揮創意,卻能有互補效果。在日益擔心龐大的航母會成爲中俄反艦飛彈顯著的目標下,輕型航母或許有助於美國海軍設計存活率更高的艦隊

此外,就成本而言,1艘福特級航母要價約130億美元(約4,008億臺幣),而1艘美利堅級兩棲攻擊艦的成本才30億美元(約925億臺幣)。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在2017年的報告中便指出,輕航母或許是降低航母花費的低成本、低風險變通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