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號驚悚狗皮膏 書腰在陸吹妖風

山西太原島上書店內的各類圖書。(中新社資料照片

電影《消失的愛人》原着小說,腰封上的文字讓人尷尬癌爆發。(取自微信上的中國)

大陸書籍封夯文案「十大招」

大陸書市競爭,但慣常用塑膠膜包着、維持品相的狀況下,寫着廣告詞文案的「腰封」(書腰),就成了消費者在茫茫書海里相中新書的重要依據。陸媒直指,做得好的腰封,像是藝術創作寶地,但若在一心逐利的出版商手裡,卻成了「顏色鮮亮、口號驚悚」的狗皮膏藥,腰封馬上吹「妖風」。

腰封源自出版行業競爭激烈的日本、在香港和臺灣發展,卻在大陸變得氾濫。《新週刊》引述日本出版人井狩春男在《這書要賣100萬本》裡還特別教人「如何製作吊人胃口的書腰」。

名家力薦? 恐是假的

這位超級暢銷書推手認爲,腰封本該是增添書籍質感的重要元素設計要凝練、主旨要展示,符合審美理念和核心價值,理應是錦上添花的優質設計。在浮躁的大陸書市,造成的結果,非但畫龍點睛不成,反而變成俗爛的畫蛇添足。

「不可不讀的愛情經典」、「讓男人膽顫心驚、讓女人如獲至寶」;形容熱銷說是「全球每三秒賣出一本、平均三個通宵讀完」;借名人託高,竟然還有人寫出「喬布斯賈伯斯託夢說好」,「剝開曾國藩光屁股升官法」,原本以爲網路時代,內容農場標題就夠語不驚人死不休,但看看這些腰封,簡直望塵莫及。熱辣、奪目、浮誇,令消費者在一大桌新書區裡瞪久了,嚴重備感審美疲勞。

陸媒分析,中式腰封的「話術」常形似廣告,有的是不知真假的「名家」力薦、毫不搭嘎的誇張嫁接,大陸評論家周立民認爲,腰封上大都是「不負責任的亂推薦」,「尤其是對新出的當代文學作品的推薦,幾乎可稱作胡言亂語」。最麻煩的是,這些名家「列隊」,有時印得滿滿腰封,甚至快佔半個書封面的大小。但當事人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平白「傾情推薦」了那麼多作品?可能未必。

書商厚顏、當事人不知、消費者誤會,陸媒形容,這形同挑書者「被名人價值和營銷話術綁架」;書商爲了銷量,把重心轉向「如何快速打動受衆」,而非打磨書的內容本身,作者爲了生存,也只能任由書商折騰。

書迷與新書結緣功臣

法國瑟伊出版社編輯安妮‧弗朗索瓦曾形容,腰封「就橫在那兒,不合時宜卻一意孤行。」買書前它強勢主導我們對一本陌生新書的定位;書買回去後,不管是誤會一場,或讀得酣快淋漓,腰封可留,可當書籤,當然也可能被讀者丟棄,又或許被珍愛書的讀者認爲是不可或缺的蒐藏元件,是我們與書的結緣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