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域就業津貼助出外打拚 政府補貼解決就業障礙

勞動發展署推動「跨域就業津貼」,減少因爲距離所導致的就業障礙,儘速進入勞動市場。(盧金足攝)

勞動力發展署推動「跨域就業津貼」,透過補助租金、通勤及搬遷費用,協助初次尋職青年及弱勢失業勞工(非自願性離職者或失業期間達三個月以上求職者),減少因爲距離所導致的就業障礙,儘速進入勞動市場。

爲協助失業勞工順利回到職場,中彰投分署自103年度推動該計劃至今,成功協助1607名求職者跨區就業,車禍經歷漫長待業期的小金,及想要提早在高職畢業先幫忙單親家庭家計小毅,都是該計劃的受惠者

中彰投分署長林淑媛表示,符合資格的初次尋職青年及失業勞工,只要透過公立就服機構諮詢推介到離家30公里以外地區工作,成功就業滿30天后就可申請。跨域就業津貼包含「租屋補助金」,補助房租的六成,每月最高5000元,最長髮給12個月。

若要搬家至租屋處,也有「搬遷補助金」,以搬遷費用收據所列總額覈實發給,最高補助3萬元。另不想租屋在外,可選擇交通補助金,視距離每月最高補助3000元。

家住南投信義部落的小金,原在南部工作,不料於返家途中發生車禍,經過住院治療、復健及休養後,他想重回職場,投遞的履歷皆石沉大海

經就服員建議小金將就業範圍從信義鄉擴大到南投地區,順利媒合製造業作業員職缺,並搭配「跨域津貼」減輕小金租屋的負擔。

出生單親家庭的小毅,於彰化某國立高職畢業後,希望可以先就業分擔母親的辛苦,卻礙於居住在偏鄉地區,工作機會較少,一直未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就服員鼓勵小毅可往外縣市發展,藉此累積更多工作經驗,並運用跨域就業津貼減輕他外地租屋的開銷,小毅已在臺中穩定就業滿一年,已經可以獨立操作機臺,更是現場主管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