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年,海上文脈一直傳承創新
古代上海是什麼樣子?前天在上海博物館開幕的“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上,146件(組)遴選出的書畫作品自三國時期到現當代,時間跨度逾千年,其中超過70%的作品首次亮相。“書畫是傳承中國文人思想和風骨的重要載體。”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主任凌利中表示,說到江南文化中的書畫作品,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吳門畫派。但從此次展覽的這些書畫作品中可以看到,作爲江南文化的一脈,上海畫派與吳門畫派相互影響。據悉,“萬年長春:上海歷代書畫藝術特展”將於8月9日換展,其中陸柬之《五言蘭亭詩卷》展出至7月1日。
上海是近代先進思想匯聚之地,中國共產黨正是在此誕生。此次展覽展出陳獨秀、黃炎培等人的書法作品。陳獨秀曾在《新青年》雜誌上提倡美術革命,“要改良中國畫,斷不能採用洋畫的寫實精神”。
雲山淡蕩,茅舍隱現,展覽中一幅元代畫家李升的《澱湖送別圖》,記錄了當時澱山湖畔的景色。這是目前傳世所見最早描繪青浦澱山湖的代表作。有專家認爲,其畫史意義猶如《富春山居圖》卷。這幅畫作於至正六年(1346年),是爲友人離開所作的贈別詩畫。
李升是山東濠梁人,後來定居在上海淀山湖畔,還築有草堂。這幅畫說明元朝末年,已有一批文人聚居在澱山湖周邊。“蘇州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元末戰亂頻頻,一批文人就遷徙到上海淀山湖邊居住。”凌利中表示,上海在元末逐步成爲文人畫創作的中心。
文徵明之子文嘉所作的《曲水園圖》卷,畫的是上海董宜陽“黃浦之上別業”曲水園景緻,現址位於閔行臨滄路148號古藤園。董宜陽是董其昌族叔伯,此次展出的董其昌《燕吳八景圖冊》則記錄了當時的佘山風光。
“《曲水園圖》卷是明初以降,上海城市人文向黃浦江兩岸遷徙的實證之一。”凌利中表示,從《澱湖送別圖》到《曲水園圖》,勾畫出上海城市人文遷移路線圖,與明初上海地理生態環境特別是以黃浦江爲主的水系變遷與形成幾乎同步。此次展覽中多幅明代繪畫中,可見舟行江上,島嶼連連,建築則立在島上:“如今路名帶‘浜’的,古代很可能就是河,這樣的居住環境就是古人所見的風景。”而徐光啓的書法作品,用緙絲爲載體,足見當時城市發展水平。
上海繪畫:不是一個“小漁村”
一說到江南文化中的繪畫代表,許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吳門畫派,尤推畫派創始人沈周爲最。不過凌利中揭秘:“馬愈其實是沈周爺爺輩的。”生在上海嘉定的馬愈,是明初著名宮廷畫家馬軾之子,晚年移居蘇州,與沈周祖孫三世交往,沈周的畫風實則受到馬愈的影響。但因其存世作品極少,就連一些專業人士都不知其名。
“海上畫派與吳門畫派其實是相互影響的。”凌利中表示,對吳門畫派產生影響的元末明初畫家中,不乏上海藝術家的身影,如長期居住在上海的陶宗儀,被董其昌稱爲“吳門畫派之岷源”;“元代兩大巨擘”之一的張中,以“墨花墨禽”改革了兩宋院體……而董其昌又深受“吳門畫派”影響,引領後世潮流,“宋元之後,文人畫漸成主流。一部文人畫史,可謂半部與上海相關。”
此次展覽系統地梳理和研究了上海繪畫歷史,被業內認爲與2015年“吳湖帆書畫鑑藏特展”、2018年“丹青寶筏:董其昌書畫藝術大展”共同構成書畫專題研究系列的“海上三部曲”。凌利中感嘆:“青龍鎮考古證明,古時候的上海不是一個‘小漁村’;此次畫展也證明,上海繪畫不是一個‘小漁村’。從中可見,綿亙千年的海上文脈一直以傳承創新爲動力,自古便勇立潮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