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不及救!45%主動脈剝離當下死亡...「2型態」徵兆小心

動脈剝離一發作致死率極高的疾病。(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文/黃慧

知名歌手潘安邦就曾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差點撒手人寰;臺獨聯盟主席黃昭堂鼻竇囊腫手術中,因主動脈剝離而猝死;日前,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也因主動脈剝離昏迷送醫,經搶救無效過世。

國泰綜合醫院血管中心部主任侯紹敏表示,主動脈是身體最大動脈,負責將心臟血液通往全身,若主動脈剝離,會造成全身血液供應問題,進而產生器官缺氧壞死,是致死率極高的疾病,45%病患於發作當下即死亡,不可輕忽。

主動脈剝離又分爲A、B型兩種,A型是升主動脈剝離,這段主動脈位於心包膜腔內又靠近心臟,容易造成心包膜填塞導致休克,需緊急手術;B型則爲不包括升主動脈之外的降主動脈及其下的大血管,一般較不易破裂,可先經由內科藥物治療穩定血壓,後有逐漸恢復的機會

侯紹敏補充,一般來說主動脈剝離典型症狀前胸後背撕裂般劇痛心肌梗塞則是胸痛衍生至手臂下巴,有時甚至出現胃痛;若主動脈剝離影響到心臟冠狀動脈時,病人會出現心肌梗塞症狀,則屬主動脈剝離症狀不典型。

侯紹敏提醒,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子造成的動脈粥狀硬化、先天主動脈狹窄及馬凡氏症候羣等,都是誘發主動脈剝離的原因,症狀爲突發性的劇烈胸痛(前胸到後背)、呼吸困難、休克暈厥等。

他呼籲,三高病患應規律用藥控制疾病,如出現上述症狀儘快就醫,特別是天氣太冷或太熱等氣溫變化大時,更是心肌梗塞及主動脈剝離好發的高峰期,更要留心注意。

諮詢專家/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部主任 侯紹敏圖片提供/國泰醫院

本文授權轉載自國家網路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