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政府三大委員會「未提食安政策」 學者籲應納入:已成永續議題
▲臺北醫學大學今日舉辦「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會。(圖/記者張乃文攝)
記者張乃文/臺北報導
食品安全與民衆生活息息相關。臺北醫學大學衛生福利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伯璋指出,政府應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並完善法規。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建議,在賴政府新設的三大任務型委員會中,應加入食品安全政策。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提到,衛福部透過跨部會協調機制,確保食品安全政策和制度有效執行。
臺北醫學大學今(23)日舉辦「食品安全政策的未來發展:法規與監管的挑戰與機遇」研討會。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施純光指出,賴政府新設的三大任務型委員會,包括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健康臺灣推動委員會等,主軸「並未加入食安政策」。他認爲,食品安全在永續、國安及健康的議題上都相當重要,因此建議三大委員會無論是主軸或細項都應納入食品安全政策。
施純光針對現行「食安五環」政策,提出目前政府偏重化學性危害的源頭控管,也就是忽略了細菌、病毒或寄生蟲等生物性和物理性的源頭控管。他提到,在加強查驗、生產管理或加重違法責任上也有努力的目標。
衛福部林靜儀說,食品安全管理是一個從農場到餐桌的過程,政府透過跨部會協調機制,整合行政院食品安全會報、環境保護與食品安全協調會報等平臺,確保食品安全政策和制度的有效執行。
▲專家認爲,食安在永續、國安及健康的議題上都相當重要,建議應納入三大委員會。(圖/記者張乃文攝)
臺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廖凱威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數據,全球每年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口因食物污染而罹患疾病,其中40%的食源性疾病發生在5歲以下的兒童,並有多達200多種疾病是因食用受到污染的食物引起。
廖凱威列舉,導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是最常見的致病因素、「化學污染」像是農藥殘留、重金屬污染、食品添加劑使用過量等。另外,某些植物或海產中存在的「天然毒素」;還有食品加工過程產生的有害物質等。廖凱威說,除了食品,人體生物監測也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關鍵,建議臺灣可採用跨領域專業人才協作模式,包括醫師、營養師、食品科學家和公共衛生學家等,再搭配政府進行加強法規修訂和人才培訓、鼓勵產學合作,以及強化公衆教育等,以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