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正鎰提觀光五建言 目標2025年觀光客達2000萬人次

記者林淑慧/臺北報導

來臺陸客連三年下滑,觀光收入估大減3200億元,全國觀光旅館公會理事長賴正鎰今(7)日提出觀光五大建言,希望政府取經日本新加坡的觀光政策,「做大觀光餅全民共享觀光紅利」,目標2025年來臺觀光客倍增,達到2000萬人次。

依據全國觀光旅館公會統計,以2016年前3年的陸客平均成長率12%來推算,民進黨執政後三年來臺陸客的總人數,已較預期來臺的陸客總人數約減少680萬人次,若以每人每次平均消費臺幣4.7萬元估算,臺灣已短少新臺幣3200億元的觀光收入。

賴正鎰表示,希望政府取經觀光成長最快速的日本或新加坡的觀光政策,擬定中長期觀光大戰略並加速落實執行策略,並提出「五大觀光目標」建言:

▲全國觀光旅館公會統計指出,民進黨執政後三年來臺陸客的總人數,已較預期來臺的陸客總人數約減少680萬人次。(圖/CFP)

一、「來臺觀光客倍增789」:政府訂外國客每兩年要各成長7%、8%、9%以上。目標2020年破1200萬人次,2024年可破1800萬人,2025年更要成長10%,達到2000萬人次。

二、「創造「五個第一」:針對來臺前五大來源國家地區加大宣傳力道鎖定目標,陸客第一次破450萬人次,東南亞國家遊臺總人數第一次破300萬人次,日本觀光客第一次破250萬人次,港澳地區來臺第一次破200萬人次,韓國觀光客第一次破150萬人次。

三、加強旅遊安全檢查,善用外語導遊領隊人才:過去兩、三年臺灣發生數起重大交通意外或罷工事件,引起觀光客擔心來臺旅遊安全,政府除在這方面的加強安全檢查外,在人力調配也要通盤檢討。儘管去年增加外語導遊培訓2142人,領隊3788人,但欠缺培訓後的運用機制共用平臺,不少人培訓後卻不從事旅遊業,未能完全派上用場,相當可惜。

四、加速桃園機場第三航廈與新跑道工程,方便通關轉機,成爲亞太交通樞紐:目前桃園機場88家航空公司,起降落航班24.8萬架次,乘客載量4653萬人次,較前年增加91萬人次,過境轉機90萬人次。但至今第三航廈工程還未招標出去,令人擔憂。加速三航廈新工程進度,加速達成桃園機場總運量8600萬人次目標。

五、觀光外匯逆差縮小到100億美元以內,目標2025年要轉負爲正:國人出國旅遊花費暴增太快,但來臺遊客卻成長緩慢,觀光外匯逆差年年增加,繼2016年首度破百億美元后,2017年再度攀升爲122.5億美元,他預估2018年將增爲130億美元,只要觀光客倍增計劃達成,貿易逆差轉正,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