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眼淚點亮安平 網友約疫後朝聖

安平亞果遊艇碼頭出現藍眼淚。(攝影師郭信良提供/程炳璋臺南傳真)

臺南市安平區、北門區去年首現藍眼淚,環境奇景帶動一波觀光潮,今年5月初,陸續有民衆在安平區又發現藍眼淚蹤跡,吸引攝影師前往取景專家分析,冬季與春季交接之際是夜光藻好發時期,在海水流動不好的港區有較高機會出現,不少網友相約疫情過後前往欣賞。

臺南市去年首次發現藍眼淚,今年入春就有不少民衆期待再次見到此一夢幻美景,5月初果然有民衆拍到藍眼淚照片上傳網路,主要出現在安平區的海堤與安平商港附近,再度引起討論。

嘉南藥理大學環資系老師黃大駿分析,藍眼淚景象主要是海里出現浮游生物夜光蟲海洋性夜光藻種馬祖藍眼淚景象主要爲夜光蟲,不需海水波動就能自己發光,臺南的藍眼淚經過分析爲夜光藻種的窩邊毛藻,需要海水流動、潑水纔會出現螢光

黃大駿表示,夜光蟲與夜光藻都好發在有機物累積很多、海水流通不好的地方,近日氣溫升高,海水內的有機物分解,就會吸引這些浮游生物與藻種。安平商港一帶海域有機物累積多,過去監測常發現水蚤水母,偶爾發現螢光藻類,但未大量出現,沒有引起注意。

臺南出現大量夜光藻尚未發現影響環境,由於藍眼淚出現的地方爲有機生物較多、海水流通性較差的港區,海堤與消波塊旁較常出現,海水有機物增加表示有一定程度污染,反而要注意海洋污染問題。海洋性螢光藻羣聚現象是否持續每年都在臺南發生,很難預估

有網友近日在亞果遊艇碼頭拍到臺南藍眼淚,亞果遊艇公司行銷經理蘇鬱芬表示,最近的確已有藍眼淚零星發生,但尚未大量出現,適逢疫情期間,亞果遊艇碼頭暫時關閉,民衆可等疫情過後再前往拍攝。